迥脱根尘始识尘,了无所得才真得。
堂堂独露本来光,越自南兮胡自北。

诗句原文:

迥脱根尘始识尘,了无所得才真得。

堂堂独露本来光,越自南兮胡自北。

注释翻译:

  • “迥脱根尘始识尘”:这一句表达的是诗人经过一番超然物外的修行后,开始能够洞察世间的纷扰和尘埃。这里的“根尘”比喻世俗的烦恼,而“独露本来光”意味着通过超脱,诗人得以展现出他原本的光华。

  • “了无所得才真得”: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即在物质和世俗的追求中,只有真正的放下,才能真正得到内心的喜悦和平静。

  • “堂堂独露本来光”:这里描述了一种自信和光明的形象,诗人如同一个独立于世的个体,不受外界影响,独自展现其内在的光辉。

  • “越自南兮胡自北”:这句可能是对某种地理或方位的象征性描述,可能意味着诗人的精神状态超越了南北,不受任何界限的限制。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释守卓的作品,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学思想。诗人在经过一番内心的修炼和思考后,终于理解到世间的纷扰不过是一场梦,而只有真正放下,才能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宁静。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修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