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拈来香满庐,蒲团静里结跏呋。
三年过眼千千卷,此际分明一字无。
《阅藏后题智证庵壁》是一首描绘修行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经典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赏析以及必要的注释:
- 柏子拈来香满庐:诗人手拈柏子,代表他在修行中献上自己的心意。柏子是一种常用于香炉的植物,这里象征着精神上的追求和净化。“香满庐”意味着整个庵堂充满了精神和心灵的香气,反映了作者修行的成果及其内心的纯净。
- 蒲团静里结跏呋:诗人在蒲团上静坐冥想,结跏趺(一种坐姿)。结跏趺是一种传统的佛教坐姿,代表修行者进入深度冥想的状态。“静里”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为修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三年过眼千千卷:经过三年的时间,诗人看过无数的书籍。这里的“过眼”,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知识量的积累。尽管书中的知识浩如烟海,但作者却表示自己在这期间已将它们彻底消化,达到了心无旁骛的境界。
- 此际分明一字无:在这段时间的阅读和修行中,诗人感到自己的心灵变得异常清晰和宁静。这里的“分明”表达了一种清晰的认识和高度的内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与冥想,诗人终于认识到,真正的智慧不在于书本上的文字,而在于心灵深处的自我洞察和领悟。
释宗杲在这首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在修行生活中的感悟和实践。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修行过程的记录,也是对传统文化中的禅修哲学的一次深刻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