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欠■地一下尔,若得■地一下了。
儒即释,释即儒。
僧即俗,俗即僧。
凡即圣,圣即凡。
我即尔,尔即我。
天即地,地即天。
波即水,水即波。
酥酪醍醐搅成一味,瓶盘钗钏镕成一金。
诗句解析:
- 只欠■地一下尔,若得■地一下了。
- “■地”在这里指代一种特定的修行或境界(可能与佛教中的净土、极乐世界等有关)。
- “一下尔”和”一下了”表达了一种顿悟或瞬间的领悟。
- 儒即释,释即儒。
- 儒代表儒家学问,释代表佛家或禅宗思想。
- 二者可以相互转化,体现了哲学上的互补关系。
- 僧即俗,俗即僧。
- 僧是出家人,通常被认为是脱离俗世的人。
- 俗则意味着普通人,没有出家为僧,但也可以看作是有修行心的人。
- 凡即圣,圣即凡。
- 凡是指普通的、世俗的,而圣则指圣人。
- 这两者可以相互转换,反映了世俗与神圣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
- 我即尔,尔即我。
- “我”和“尔”(你)在这里表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 强调了人的内在价值和自我认同。
- 天即地,地即天。
- “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指代天道、宇宙的法则,“地”则指人间世界。
- 两者可以相互涵盖,表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通的。
- 波即水,水即波。
- “波”是波浪的意思,而波浪的形成需要水的支撑。
- 这反映了物质与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 酥酪醍醐搅成一味,瓶盘钗钏镕成一金。
- 酥酪醍醐分别代表佛教中的美味佳肴和清净法门。
- 通过搅拌和融合,这些看似不同的物质最终形成了统一的“一味”。
- 瓶盘钗钏则是日常生活中的器物,它们被熔化成了一块金子。
译文:
- 只缺一点净土(修行境界),如果能达到净土的境界就好了。
- 儒家就是佛教,佛教就是儒家。
- 和尚就是普通人,普通人就是和尚。
- 凡夫就是圣人,圣人就是凡夫。
- 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 上天就是地球,地球就是上天。
- 波浪就是水,水就是波浪。
- 酥酪醍醐(佛教中的美味)混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种味道,瓶盘钗钏(生活中的器具)融化在一起就成了一块金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换的形式,探讨了儒、释、僧、俗、凡、圣等概念在不同文化和哲学体系中的相互关系和转变。诗中使用了佛教和儒家的术语来表达对超越和内在价值的认同。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展示了哲学上的互补性,也体现了人类追求真理和和谐的精神。此外,诗中提到的“净土”、“醍醐”和“金子”等象征性元素,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