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恋净洁处,净处使人困。
莫恋快活卜,快活使人狂。
如水之任器,随方圆短长。
放下不放下,更请细思量。
三界与万法,匪归何有乡。
若只便恁么,此事大乖张。
为报许居士,家亲作祸殃。
豁开千圣眼,不须频祷禳。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富有哲理。首先,诗的前两句“莫恋净洁处,净处使人困。莫恋快活卜,快活使人狂。”是说不要过于追求清净和快乐,因为过度的清净和快乐会带来困扰和疯狂。接着,“如水之任器,随方圆短长。放下不放下,更请细思量。”这两句表达了一个道理:事物就像水一样,它可以随意地适应各种器皿的形状和尺寸,但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放下或继续持有。这里的“放下”和“不放下”都表示一种态度或选择,需要仔细思考。
在第三句中,“三界与万法,匪归何有乡。若只便恁么,此事大乖张。”这几句表达了佛教中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和“万法”的概念,强调了事物的无常和空性。如果只是简单地接受这些概念,而没有深入的思考,那么就会陷入混乱之中。这里“此事大乖张”意味着这种态度会导致很大的错误或偏离正道。
接下来的几行,”为报许居士,家亲作祸殃。豁开千圣眼,不须频祷禳。”则进一步强调了佛教教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教义。通过“豁开千圣眼”,可以理解并领悟到更多的智慧和真理;而“不须频祷禳”则表明,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佛法,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灾难。
这首诗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哲学思想:不要过于追求外在的事物(如清净和快乐),而是要关注内在的修行和觉悟。同时,它也强调了佛法的智慧和指导作用,鼓励人们以正确的方式去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