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妙喜真,云台居士画。
利钝不相资,展向虚堂挂。
妙利中钝,钝得颟顸。
云台钝中利,利得脱酒。
如今利钝都挂壁,师子翻身绝踪迹。
踪迹无,便涂糊,一时分付诸大夫。
唵摩尼达里悉利苏卢。
【注释】
储:这里指储光羲。云门,山名,在今四川眉山东北,相传为晋道士成公英栖遁之处。《太平广记》引《神仙传》:成公英居此山之云门,人称云门先生。妙喜真,即妙喜真人。云台居士画,指唐代画家李公麟,号“云台居士”。利钝不相资,比喻好坏不同用。展向虚堂挂,意思是挂在空虚的屋子里。妙利中钝,意谓虽然有好的一面,但不好的一面也很显著。云台钝中利,指云台居士李公麟的画虽不甚工致,但其中也有些好的部分。利得脱酒,意思是好的画使人摆脱了喝酒的欲望。如今利钝都挂壁,师子翻身绝踪迹。踪迹无,便涂糊,意思是现在连踪迹都没有了,只好涂抹一番算了。一时分付诸大夫,意思是现在只能把这件事交给你去做。唵摩尼达里悉利苏卢,这是梵文,意为“唵阿弥陀佛”,是佛教徒念咒时用的颂词。
【赏析】
此诗是储光羲对李公麟绘画的评价。
第一二句说李公麟的画作既好又不好,就像云门和云台一样,既有利又有钝,不可兼得。
第三四句进一步指出云门虽然好,但云台却很钝。
第五六句说明李公麟虽然画得好,但画得并不十分工整。
第七八句则指出李公麟的画虽有好的一面,但坏的一面也很明显。
最后两句说现在连痕迹都没有了,只好把它涂抹一番就算了;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做吧。
整首诗通过对李公麟绘画的评价,表达了自己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他认为艺术创作既要有好的方面,也要有不好的方面,两者不能兼得。同时,他也认识到艺术创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正和涂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