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空若无地,霜月不自寒。
姮娥天上人,腊月犹冰纨。
放开玻璃镜,转向碧玉盘。
人间水晶域,万象梨花团。
骨冷不成寐,起行自槃珊。
巡檐不敢下,恐堕江海宽。
沆瀣入毛骨,清风生肺肝。
有鹤东南来,飞鸣堕我前。
吾与汝仙去,仙家无岁年。
注释
- 庭空若无地:庭中空旷,如同无地一般。
- 霜月不自寒:霜月自然清冷,不需人为的寒冷。
- 姮娥天上人:嫦娥是天上的仙女。
- 腊月犹冰纨:腊月(冬季最后的一个月份)依然像冰一样清澈透明。
- 放开玻璃镜:比喻月亮明亮如镜子。
- 转向碧玉盘:月亮在天空中转动,如同碧玉般的盘子。
- 人间水晶域:形容月亮照耀下的大地就像水晶般晶莹剔透。
- 万象梨花团:万物都像是被梨花覆盖的雪团。
- 骨冷不成寐:身体感到冰冷,难以入睡。
- 起行自槃珊:起身行走,步履不稳。
- 巡檐不敢下:小心翼翼地沿着屋檐走,不敢直接往下走。
- 恐堕江海宽:担心坠落到江海之中。
- 沆瀣入毛骨:指清凉的露水进入皮肤和骨髓。
- 清风生肺肝:凉爽的风使人感觉肺部和肝脏清爽。
- 有鹤东南来:一只鹤从东南方向飞来。
- 吾与汝仙去:我们一起去当神仙吧。
- 仙家无岁年:神仙们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年岁的束缚。
赏析
这首诗以“中庭霜夜月明如昼效李长吉体”作为开头,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庭院空寂,月光明亮如昼,仿佛李贺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夜晚的美好与宁静。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将月亮比作“姮娥天上人”,将腊月描述为“犹冰纨”。这些形象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诗歌的中部,诗人通过“放开玻璃镜”“转向碧玉盘”等比喻,将月亮比喻为明亮的镜子,将天空中的月亮比喻为碧玉盘,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富有诗意,使整首诗充满了浪漫的气息。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利用“人间水晶域”“万象梨花团”等意象,将月亮照耀下的大地描绘成晶莹剔透、宛如仙境的美景。
诗人并未满足于此,他又进一步将这种美景与自己的心境相结合,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感。他写道:“骨冷不成寐,起行自槃珊”,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因为孤独而无法入睡,只能起身徘徊。此外,诗人还通过“巡檐不敢下,恐堕江海宽”等诗句,表现出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在诗歌的尾声,诗人通过“有鹤东南来,飞鸣堕我前”一句,巧妙地将诗人自己与鹤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寓意着诗人希望与鹤一同飞翔,寻找那片自由的天空。最后,诗人又用“吾与汝仙去,仙家无岁年”一句,表达了自己渴望成为神仙的愿望,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这是一首充满想象力、浪漫气息、富有诗意且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诗歌。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