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壁立为初友,雁宕深奇为指南。
临济儿孙上封老,见今说法在灵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方向;然后仔细阅读理解诗词内容,重点分析诗中所运用的手法、表现手法以及诗句中重要字词的意思和所起到的作用;最后结合全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进行分析概括。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强的古诗文赏析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送宗上人游方”“赏析”,然后对每句诗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再根据分析的内容对整首诗的主题、艺术手法等进行深入探讨,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答案】

这首诗为送别之作。第一句写山,以华峰壁立起笔,突出了山高耸入云、突兀挺拔的特点。第二句写水,用临济儿孙上封老的典故,表明雁宕寺在禅宗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三句点明送别之意。第四句说如今雁宕寺已成了灵岩寺,而灵岩寺也成了禅宗的道场,因此诗人要与上人同行。

赏析:

此诗首句写景,二句叙事,三、四两句写情,表达了作者离别友人的深情厚意。

“华峰”即华阳峰,在浙江诸暨县西南。唐白居易《酬李司户早梅见寄》诗:“华峰春晓雪初销。”王维《过香积寺》诗:“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雁宕”即雁荡山。宋苏轼《游山西村》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临济”为禅宗五家之一曹洞宗的开山祖师。宋赞宁《宋高僧传·临济义玄传》:“……(义玄)常谓学人曰:‘吾有一语,汝等且休猜。言下便悟,语默相应,如见佛性。’……遂有曹洞一门。”

“灵岩”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天台山。宋范成大《灵岩志序》:“灵岩之胜,自东晋以来为天下冠。其高则穹崇峻出,其广则窈窕幽深。……其奇丽则烟霞出没,翠碧交映,不可具状。”

此诗首句写山,以华峰壁立起笔,突出了山高耸入云、突兀挺拔的特点。第二句用临济儿孙上封老的典故,表明雁宕寺在禅宗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三句点明送别之意。第四句说如今雁宕寺已成了灵岩寺,而灵岩寺也成了禅林的道场,因此诗人要与上人同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