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一微笑,恩光遍刹尘。
如何百草上,刚有未明人。
人人当节令,合故竟开新。
东山拄杖子,也自黑粼皴。
春日示众
青帝一微笑,恩光遍刹尘。
如何百草上,刚有未明人。
人人当节令,合故竟开新。
东山拄杖子,也自黑粼皴。
注释:
- 青帝: 春天的主宰,即春神。微笑: 形容他的表情温和、和善。
- 恩光: 指春风的恩泽。遍刹尘: 遍布大地。
- 如何: 疑问语气词。百草: 各种草木。上: 长出。
- 刚有: 刚刚有。未明: 天将亮时。
- 人人: 指每个人。节令: 节气。合故: 顺应旧的时节。竟开新: 迎接新的时节到来。
- 东山: 位于洛阳东北的一座山峰。拄杖子: 指手杖。黑粼皴: 形容手杖上的斑驳痕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春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青帝一微笑,恩光遍刹尘。”以青帝为引子,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温暖。青帝,即春神,他的微微一笑,带来了满世界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恩光”是指春风带来的温暖和恩惠,它遍布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给万物带来希望和生长的可能。
接下来的两句“如何百草上,刚有未明人。”则是在写春日里的一幕景象:各种草木刚刚露出嫩芽,而那些还未完全苏醒的人们已经开始忙碌地开始新的一天。这里通过对比百草的新生和人们的劳作,突出了春天的活力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第三四句“人人当节令,合故竟开新。”进一步描述了春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的变化。每个人都应该顺应季节的变化,迎接新的开始。这里的“节令”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某一个节气,而“合故竟开新”则强调了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应该有新的目标和新的行动。
最后四句“东山拄杖子,也自黑粼皴。”以手杖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东山上的手杖因为风吹日晒而变得斑驳,就像人的岁月一样,虽然经历沧桑但依然坚韧不拔。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