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顽未到顽之孙,再拜顽庵求入门。
当时此老有何说,火后茎茅今尚存。
人贫信是思旧债,一饭重寻香积界。
堂上未瞻痴绝翁,溪头已见随流菜。
惟顽显顽分不分,以水投水无留文。
地炉火暖坐自睡,金博朝参寒起云。
与君相个君莫逆,向来不疏今不密。
明朝山住云自飞,后会有无俱不知。
【注释】
顽庵:指佛门。
学顽未到顽之孙:意谓自己尚未学到佛门的精髓。
再拜:拜两拜,表示恭敬之意。
茎茅:草本植物的一种,茎叶似茅草,但无花果,可入药,也用来比喻贫贱的人。
香积界:佛教语,指僧团中的施主。
痴绝翁:痴绝,即痴呆、痴愚;翁,对老年人的美称。
地炉火暖坐自睡,金博朝参寒起云:意为在火炉旁取暖坐着就睡着了,清晨参拜时,寒冷得直打哆嗦,起身后便见云雾缭绕。
相个:互相帮助。
君莫逆:你和我的交情很深。
山住云自飞:意思是说山居生活,任凭云彩自由飞翔。后两句是说自己隐居山林,与世隔绝,不知明天会怎么样。
俱知:全都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冬,应灵隐寺主持大慧禅师之邀,去灵隐寺当住持时所作,题为“过灵石赋顽庵”。诗中表现诗人对名利、权势淡泊处之态度以及归隐山林的闲适心情。
首联“学顽未到顽之孙,再拜顽庵求入门。”言说自己尚未学得佛门的真谛,又去拜谒顽庵求取入门。
颔联“当时此老有何说,火后茎茅今尚存”是说当时这位老和尚说了什么话,如今留下的只是烧过的残存之物。
颈联“人贫信是思旧债,一饭重寻香积界”意思是说因为自己贫穷,所以想到以前曾欠下佛门香积界施主的债。而一餐饭之后,又去寻找曾经修行过的香积界。
尾联“惟顽显顽分不分,以水投水无留文”意思是说只有佛性是显露出来的,没有显现也没有隐藏。就像用水浇地一样,水流下去,没有留下痕迹。
尾联“地炉火暖坐自睡,金博朝参寒起云”意思是说火炉旁边坐着很暖和,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清晨起来时,发现天空中起了层云。
末联“与君相个君莫逆,向来不疏今不密”意思是说与你相互交往,我们的关系很亲密,过去并不疏远,现在也不过于亲密。
这首诗写景抒情兼有议论,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幽雅,是一首很有特色的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