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接得大雄峰,一喝当机三日聋。
近来丛林无此作,多是活埋文字中。
君不见鬻薪客,特石坠腰供七百。
一字不能人为书,继续衣盂是伊得。
又不见周金刚,满车载疏游南方。
纸灯忽灭眼睛出,白棒一挥吾道昌。
玄中人,甚眼目,指金成鍮石作玉。
圣凡命在渠手中,凛凛威风谁敢触。
直得如斯未称渠,尔曹何苦犹贪书。
是间纵得不为贵,天外出头方丈夫。

与南雄明上人

马祖接得大雄峰,一喝当机三日聋。

近来丛林无此作,多是活埋文字中。

君不见鬻薪客,特石坠腰供七百。

一字不能人为书,继续衣盂是伊得。

又不见周金刚,满车载疏游南方。

纸灯忽灭眼睛出,白棒一挥吾道昌。

玄中人,甚眼目,指金成鍮石作玉。

圣凡命在渠手中,凛凛威风谁敢触。

直得如斯未称渠,尔曹何苦犹贪书。

是间纵得不为贵,天外出头方丈夫。

【注释】:

  1. 马祖:佛教禅宗五祖之一,即慧可大师。《景德传灯录》载:马祖“初来湖南,值黄檗禅师示众,乃礼拜。师曰:‘老僧达磨大师也’。”《五灯会元》卷二载:马祖“问门人曰:‘从上以来,许向什么处去?’”
  2. 大雄峰:指禅宗五祖之一的马祖的法号。
  3. 当机:机,机缘;当机,即遇到恰当的时机。
  4. 三耳聋:语本杜甫《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听鼓鼙而不动声”。
  5. 丛林:佛家语,指寺院。
  6. 字句:文章的词语、句子。
  7. 衣盂(yóu):盛饭食的器具。
  8. 金刚:梵文“俱舍摩尼”的音译;亦为“金刚力士”之省称。
  9. 周金刚:指唐代僧人释周金刚然,其诗学富于禅味,有“禅诗之王”之称。
  10. 纸灯:喻指佛教经典。
  11. 眼目:眼光、见识。
  12. 渠:他。
  13. 渠手:他的手指。
  14. 凛凛:威严的样子。
  15. 直得:完全值得。
  16. 尔曹:你们。
  17. 此间:指世俗世间。
  18. 贵:高贵。
  19. “天外”:指佛教所说的天堂。
  20. 丈夫:男子汉。
    【译文】:
    马祖接得大雄峰,一喝当机三天聋。近来丛林无此作,多是活埋文字中。君不见鬻(yù)薪(xīn)客,特石坠腰供七百。一字不能人为书,继续衣盂是伊得。又不见周金刚,满车载疏游南方。纸灯忽灭眼睛出,白棒一挥吾道昌。玄中人,甚眼目,指金成鍮石作玉。圣凡命在渠手中,凛凛威风谁敢触。直得如斯未称渠,尔曹何苦犹贪书。是间纵得不为贵,天外出头方丈夫。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诗的前半部分主要写马祖的禅风,后半部主要写僧人的生活和修行。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了马祖高超的禅理,同时以对比的方式揭示了世俗文人对宗教修持的冷漠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两句点出了马祖的法号——大雄峰。马祖是佛教禅宗五祖之一,他开创了禅宗的顿悟法门。诗人用“一喝当机三日聋”来形容马祖的高深莫测,以及他的禅理能够使人在短时间内顿悟。这里的“当机”,可以理解为遇到恰当的机会,也可以理解为禅宗中的“见性”。马祖的法号“大雄”,象征着他的佛法无边、威猛无比。
    颔联两句描绘了丛林里的僧人生活。他们虽然生活在寺庙里,但是却很少像其他僧人那样沉溺于文字之中。这里的“活埋文字中”可以理解为僧人过于注重文字,而忽略了修行和悟道的重要性。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僧人修行态度的批评和不满。
    颈联两句则通过对比的方式揭示了世俗文人对宗教修持的态度。诗人用“君不见”开头的四句诗,列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一种是像卖柴火的人一样辛勤劳作,却只能得到微薄的报酬;另一种则是像周金刚这样满腹经纶的学者,却在游历南方时被官府征召为官。这两种生活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对这两种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世俗功名的不屑一顾和对僧侣生活的喜爱。
    尾联两句则转向了僧人的生活和修行。诗人用“玄中人”来形容僧人的超凡脱俗,用“指金作玉”来形容僧人的神通广大,用“凛凛威风”来形容他们的气势磅礴。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僧人的高深修为,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畏之情。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理想——追求高远的境界和崇高的理想。诗人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像马祖一样高深莫测,能够在世俗之外找到自己的归宿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