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家流,悟自己,开眼曹溪十万里。
况行机路守心空,病渴移家阳焰里。
渴转渴,水又非。
抬头不觉雁南飞。
文殊堂里万菩萨,大唐国内无禅师。
或行棒,或行喝,棒喝交驰如电掣。
不容眨眼入思惟,忽把虚空敲出骨。
地神恶,天神悦,陕府铁牛得一橛。
且等东山睡觉来,大掌连腮咄咄咄。
诗句释义与赏析:
- 禅人求偈
- 关键词: 禅、偈
- 注释: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寻求佛理的僧人。”禅人”指的是佛教修行者,”求偈”即向禅师索取偈语(佛教中的诗歌)。
- 赏析: 反映了僧人对禅宗教义的探求和虔诚。
- 禅家流,悟自己,开眼曹溪十万里。
- 关键词: 禅家、悟、曹溪
- 注释: 禅宗强调个人修行和顿悟,这里通过”悟自己”体现了自我觉醒的过程。”开眼曹溪”可能是指到达了佛教圣地曹溪,暗示了修行的深远影响或领悟到的真理。
- 赏析: 描绘了通过禅修达到心灵自由与解脱的境界,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开拓。
- 况行机路守心空,病渴移家阳焰里。
- 关键词: 行机、阳焰
- 注释: “行机”指的是行动中运用智慧,”守心空”表示内心的虚空与清净。”阳焰”通常指虚幻不实的景象或状态,这里用来比喻物质世界的本质。
- 赏析: 表达了通过禅修达到超越物质世界,领悟生命本质的境界。
- 渴转渴,水又非。
- 关键词: 渴、水、非
- 注释: “渴转渴”意味着由渴望转变为更深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又是无法满足的。这里的“水又非”可能是在说虽然有水的存在,但水中的水不是真正的水,暗喻了事物的表象和本质的区别。
- 赏析: 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困惑与挣扎,以及真理往往深藏在表象之下。
- 抬头不觉雁南飞。
- 关键词: 抬头、雁南飞
- 注释: 诗中提到抬头看到了雁南飞的情景,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或是在禅修中忘却了时间的存在。
- 赏析: 描绘了一种宁静致远的境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的一种超然态度。
- 文殊堂里万菩萨,大唐国内无禅师。
- 关键词: 文殊堂、菩萨、禅师
- 注释: 文殊堂是佛教寺院名,供奉文殊菩萨,代表智慧。这里提到“万菩萨”,意味着佛教徒众多,而“无禅师”则表明在这个信仰体系中没有传统的出家人僧侣。
- 赏析: 反映了佛教文化中对菩萨的重视及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僧侣角色的某种挑战或反思。
- 或行棒,或行喝,棒喝交驰如电掣。
- 关键词: 行棒、行喝、电掣
- 注释: “行棒”和“行喝”分别指的是禅宗常用的两种教化方式—棒法和喝声,这里形容它们如闪电一般迅速而有力。
- 赏析: 描述了禅宗教化手段的高效和直接,强调了禅宗教育方式的简约和力量。
- 不容眨眼入思惟,忽把虚空敲出骨。
- 关键词: 思惟、敲出骨
- 注释: “思惟”是思考的意思,“敲出骨”形象地表达了思想的穿透力和深度,如同敲出了骨头一样。
- 赏析: 展现了禅宗思想对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影响,强调了思维的重要性和力量。
- 地神恶,天神悦,陕府铁牛得一橛。
- 关键词: 地神、天神、陕府铁牛、橛
- 注释: “地神”和“天神”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人的两面性,一面是对世俗生活的依赖,一面是追求精神上的升华。“陕府铁牛”可能指的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对象,而“得一橛”表明找到了某种解决或解脱之道。
- 赏析: 反映了人类精神世界中的矛盾与探索,以及找到平衡点后的喜悦。
- 且等东山睡觉来,大掌连腮咄咄咄。
- 关键词: 东山、睡觉、咄咄咄
- 注释: “东山”可能寓意隐居之地,而“睡觉来”则是在等待某个时刻的到来。“咄咄咄”是一种感叹词,用来形容非常惊讶或激动的情绪。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对于某件事情的期待或是某种重大发现前的兴奋。
- 赏析: 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某种重要事件的期待和兴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