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锄居士隐云庄,竹屋茅堂瞰小江。
祇这逍遥是知己,人间天上更无双。
【注释】
荷锄:扛着锄头。居士:古时对读书人的称呼。云庄:隐士所居,这里指陈参议的居处。竹屋茅堂:用竹子和茅草盖成的房屋。小江:小江流经的地方。祇此:只此,只是。逍遥:闲适自在的样子。知己:知心的朋友或能相得益彰的人。人间、天上:比喻非常美好的境地。更:更加。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隐居生活之美好的诗篇。诗人通过描写陈参议的居处,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一句“荷锄居士隐云庄”,描绘了陈参议带着锄头隐居于云中的山庄。这里使用了拟人手法,将隐居者比作荷锄之人,形象地描绘出隐居者的生活状态。
第二句“竹屋茅堂瞰小江”,则进一步具体描绘了陈参议的居所。这里的“竹屋”与“茅堂”都是用来遮阳避雨的小屋,给人以质朴、自然的感觉。而“瞰小江”则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第三句“祇这逍遥是知己”,则是诗人对陈参议的赞美之词。在这里,“逍遥”一词不仅表示自由自在的状态,还暗示了陈参议与世隔绝的境界。而“知己”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陈参议的敬仰之情,认为陈参议是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够理解并支持自己的追求。
最后一句“人间天上更无双”,则是诗人对整个隐居生活的赞美之辞。这里的“人间”和“天上”分别代表了世俗世界和仙境般的境界。而“更无双”则强调了诗人认为陈参议所达到的境界是无与伦比的,是人间和天上都无法比拟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陈参议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之情,以及对陈参议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