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尽见石城,寺在石城里。
崖缺露遥村,门开对寒水。
况非雉堞成,无以金汤比。
梵众此安栖,俗驾来有几。

诗云:“溪尽见石城,寺在石城里。”此句描绘了溪流尽头显露出石城的景致,寺宇隐藏于石城之中。

诗句“崖缺露遥村,门开对寒水”进一步扩展了这一景象。诗人观察到,悬崖的缺口处隐约可见远处的村落,而寺庙的大门正对着寒冷的江水。

“况非雉堞成,无以金汤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石城内建筑的赞叹。他提到,这座石城中的建筑并非寻常的城墙,而是有着更为高贵的价值与意义,难以用常规的防线(雉堞)来衡量其安全程度。

“梵众此安栖,俗驾来有几”,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此地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他认为这里可以作为修行者(梵众)的安身之地,也是世俗之人难以频繁造访的地方。

南明山宝相寺十五题 其四 石城山通过对石城寺宇的描写以及对其地理位置和建筑特色的赞赏,展示了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意境。通过这些细腻的描述,诗人不仅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迹,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