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北溪深,横塘截流过。
清影照人寒,澄耀分鉴破。
沙明鸥鹭驯,草密牛羊卧。
不见直钩翁,狂歌遣谁和。
【注释】
南明山宝相寺十五题:这是明代诗人高启的一首五言诗。“十五”,指这首诗是第15次吟咏,即第15次在寺庙中作诗。“夹溪塘”:夹在南明山上的一条小溪流经此地。
【赏析】
此诗为高启在南明山宝相寺所作,共十首。其中第六首为《夹溪塘》,描写了南明山上的一条小溪流过夹溪塘的情景。全诗四句,意境清幽,语言简练,富有韵味。
前两句“南溪北溪深,横塘截流过。”描述了溪流的源头和流向,以及它们在夹溪塘处交汇的情景。“南溪北溪”,指的是两条不同方向、流向不同的溪流。“深”,描绘了溪流的深度和宽度。“横塘截流过”,则描绘了夹溪塘的存在,让两条溪流汇聚在一起。
接下来三句“清影照人寒,澄耀分鉴破。”“清影”形容溪水中倒映的景象,给人以清凉之感。“澄耀分鉴破”,则形容水中的波光粼粼,如同破碎的镜子般明亮。这两句描绘了夹溪塘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后两句“沙明鸥鹭驯,草密牛羊卧。”则是对夹溪塘周边自然环境的描述。“沙明”,形容沙滩上的沙子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明亮。“鸥鹭驯”,描绘了湖边的鸟儿在水边觅食的场景,它们显得非常安静、顺从。“草密牛羊卧”,描绘了草丛中的牛羊悠闲地躺在地上休息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尾句“不见直钩翁,狂歌遣谁和。”则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不见直钩翁”,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追求名利、不择手段的人的不屑。“狂歌遣谁和”,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通过对夹溪塘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淡薄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夹溪塘的景色,通过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画卷。同时,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传达出对名利的不屑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