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佛法一字说,子亦无心无所得。
无说无得无心中,释迦亲见燃灯佛。

【注释】

最明:最明寺,即今四川资阳的宝光寺。殿契悟说付法偈:在最明寺中,有座大殿,殿内壁上挂着“契悟说”的字画。“契悟说”是禅宗的一种说法,认为一切佛法都在自性中,不必去寻求。所以,这里说“我无佛法一字说”。子亦无心无所得:你(指学佛者)没有心,也就无所谓得与不得。无心: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本性,称为“本心”,但被烦恼遮蔽而失其清净本性,称为“凡心”。无心:即没有烦恼的心,也就是本性的心。释迦亲见燃灯佛: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他见燃灯佛,就是见自性。

【赏析】

此诗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对“我无佛法一字说”“子亦无心无所得”的领悟和理解。

诗的第一句“我无佛法一字说”,表明了作者对佛法的否定态度。他认为,真正的佛法不是通过文字和语言来传达的。在这里,“一字说”指的是对佛法的执着和追求。第二句“子亦无心无所得”,则是对学佛者的要求。他们应该放下对世间事物的执着和追求,回归到自己的本性中。

诗的后两句“无说无得无心中,释迦亲见燃灯佛”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阐述。在这里,“无说无得”指的是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不需要通过言语和行动来表达。“无心中有”则是强调了本性的重要性。最后一句“释迦亲见燃灯佛”则是对前一句的补充解释。在这里,“燃灯佛”指的是佛陀,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代表着智慧和光明。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它强调了本性的重要性,以及放下对世间事物的执着和追求的必要性。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让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