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压危碧,山根疑有鳌。
隔湖千嶂断,出水一峰高。
岩冷秋空月,林清雪夜猱。
伊余绝羁束,长得恣游遨。

【注释】

孤山: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的北岸,以风景秀丽著称。诗三首:这里指《孤山》组诗中的前三首。楼阁(gé):高楼和亭台。危碧:高耸入云的青山。山根:山脚。鳌(áo):《山海经·西山经》记载:“钟山之神,名曰烛龙,是水神,身赤色,翼长千里,卵生。”这里用“疑有”来表达对山神的敬仰之情。隔:隔着,隔着湖面。千嶂(zhàng):山峰连绵。嶂:峰峦。出水峰:即孤山。峰上建有佛寺,所以称孤山为“出”。一峰高:孤山最高处叫光孝塔。岩:山崖。冷秋空月:月光照射在峭壁上,形成清冷的光影。林清雪夜猱(náo):树林里积雪覆盖,夜晚猿猴在树梢嬉戏。伊:你。余:我。羁束:约束、限制。恣游遨:尽情游玩。

【赏析】

这是写诗人登上孤山后的感受。开头两句写孤山地势高峻,山势险要。孤山东北面靠近杭州城,西面与葛岭相连,南面是西湖,北面是钱塘江。孤山地势高,自然成为人们登览胜地。“楼阁压危碧”句写登上孤山所见之景。诗人登上孤山,只见青山巍峨耸立,仿佛被一座座高楼亭阁所包围。“山根疑有鳌”(山脚像有巨鳌盘踞),表现了诗人对山势的惊叹和赞美。“隔湖千嶂断”,写站在高处眺望远处,湖水隔断了前面的群山,使它们似乎断开一样。“出水一峰高”,写的是近处景象。诗人由远及近描绘了一幅层峦叠嶂、气势磅礴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孤山景色的喜爱。“岩冷秋空月,林清雪夜猱”,写诗人登山时所见之景。诗人在登山过程中,抬头看见山顶岩石上的寒月,低头看见林间清幽的雪景,还有树上嬉戏的猿猴,构成了一个清幽宁静的意境。“伊余绝羁束,长得恣游遨”二句,抒发了诗人登临之后的感受。诗人感到身心完全解脱了一切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地欣赏美丽的景色,尽情地玩赏山水风光了。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明快,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