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砌根全露,凝烟竹半遮。
腊深空冒雪,春老始开花。
止渴功应少,和羹味亦嘉。
行人怜怪状,上汉采为槎。
【注释】
砌下老梅:在石砌下的老梅树。
傍砌根全露,凝烟竹半遮:靠近石砌的梅树枝叶全露出来,半掩着竹子。
腊深空冒雪,春老始开花:冬天到了,大雪封枝时,梅树才冒着雪花;春天来了,花儿都开放了,才看见梅花开。
止渴功应少,和羹味亦嘉:梅花虽然能止渴,但是味道并不好,所以诗人说“止渴功应少”。
和羹味亦嘉:用梅和在一起煮汤,味道很好。
行人怜怪状,上汉采为槎:因为梅树长得奇怪,行人就把它当作木筏来采集。
【赏析】
此诗是咏梅之作,写于元代至大年间(1308—1312)前后,当时诗人任福建行省儒学提举司副事。
首句“傍砌根全露”,点出梅树生长的位置——石砌下。第二句“凝烟竹半遮”,写出梅树枝叶茂盛之态,也点明了时节。三、四句是说梅树虽经风霜,但到春天才开花,其生命力之强令人惊叹。这两句与王维《观猎》中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有异曲同工之妙。五、六句是写梅树虽不能止渴,但味道很好。七、八句则是说梅花虽不能用来和羹,但味道也很好,甚至被行人当作木筏来采集了。这两句看似矛盾,实则不然。梅花虽不能止渴和羹,但它的清香沁人心脾,可以让人暂时忘却口渴和疲劳,所以说“止渴功应少”;梅果酸甜可口,可以做点心,所以说“和羹味亦嘉”。诗人通过咏梅,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精神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