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胜处夙未到,清行兴锐忘崎嵚。
谁无瘦杖少扶力,我与幽人同赏心。
壑津软缘自宛转,岸树老碧长阴森。
溪西乞火煮茶去,竹里人家斋磬音。

【注释】

庚子年冬天二十八日天晴和煦,与止上人同南麓行,横冈转流长,清响阴溪直木寒无悴容,到竹林人家饮茶而还

云麓胜处在何处,夙未到过。清行兴锐忘崎嵚(yīqín)。

谁没有瘦弱的杖来少扶力,我与你幽雅的人同赏心。

壑津柔美宛然自适,岸树老绿长阴森。

溪西乞火煮茶去,竹里人家斋磬音。

赏析:

《冬杪同上人出山南林下》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一首五律诗。此诗写于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时作者在洛阳任职。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山林间行走所见的优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新。

首联“云麓胜处在何许,夙未到过清行兴。”意思是问,云麓胜处在哪里?之前从没来过。“云麓”是地名,位于湖南长沙东面,这里指代自己居住的地方。“夙未到过”表明这首诗是贾岛首次游览此地,对云麓胜处的景致感到新奇、兴奋,以至于忘记了路途的艰险曲折。

颔联“谁无瘦杖少扶力,我与幽人同赏心。”“谁无瘦杖”,即“谁无拄杖”。意思是说,谁没有拄杖的人呢?“少扶力”,即“稍得扶持”,形容身体稍微健壮了些。“幽人”,即“隐者”,指隐居在深山中的贤者。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我身体有些虚弱,但可以依靠他人的帮助。“幽人”与我共同欣赏美景。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喜悦之情。

颈联“壑津柔婉宛然自适,岸树老碧长阴森。”“壑津”,指峡谷中的水流。“柔婉”形容其柔和婉转。“自适”即自我满足,意谓此处的景色令人感到愉悦。“岸树老绿长阴森”意思是岸边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长长的树荫使人感到凉爽。这两句赞美了云麓胜处的自然风光,以及作者在这里感受到的愉悦心情。

尾联“溪西乞火煮茶去,竹里人家斋磬音。”意思是说,我在溪边讨火煮茶喝后,便到竹林中寻找一家人家斋饭吃。“斋磬”即“斋钟”,指和尚或道士吃饭前所敲的磬声。这两句话描述了作者在云麓胜处的生活情趣,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