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尽甘辛百草头,鼻无牵纆得优游。
不知有去成知有,始信南泉唤作牛。
【注释】
借:假借,借用。
不借:不使用。
识尽:认识得清楚。
甘辛百草头:指各种草药的根茎叶,这里比喻人生的种种艰辛。
鼻无牵纆得优游:鼻子里没有绳子束缚而自由自在。纆,绳结。
不知有去成知有:不知道离开,才懂得存在。
有:动词助词,表示存在。
南泉:即“石泉”,是庐山东林寺的名胜之一。
牛:喻指佛性,佛性本然,不因外物而有,亦不随外物而失,如水中浮萍遇风吹则飘荡不定,一旦风止则仍归其水,故称“水中之月”。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隐居庐山东林寺期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人生和佛性的深刻领悟和理解。
一、二两句以“借”字起兴,表明自己虽然借用了世间万物,但并不执着于它们,而是能够自由地支配它们。三、四句又以“识尽甘辛百草头”进一步说明自己的心性和境界,已经认识到人生的艰辛和苦难,因此不再对离别产生恐惧和不安。最后两句则是说,只有在真正认识到事物的存在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它们的无常和空无,从而达到一种超脱物欲的境界。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人生和佛性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它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像对待自然一样对待世事,不要被外物所牵引而失去自我;同时,也要像看待水中月那样看待世间的一切事物,因为它们都是瞬息万变的,无法捉摸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