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环中照极微,智无功处却存知。
缘思净尽无馀事,半夜星河斗柄垂。
【译文】:
在一点之中可以显现出宇宙的极微,智慧的无用之处在于它存留了知识。
当思维的杂念被完全清除后,就没有什么可做的事情,因此半夜天空中星河、北斗都垂落下来。
【注释】:
偈颂七十八首: 《全唐文》作“偈”。偈颂:即佛教中的颂赞。
环中:指圆周。
极微:佛学术语,指最小的物质单位——阿僧祗(añāhīta),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微粒。
智无功处却存知:意谓智者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能有所为。
缘思:佛学用语,意谓因缘而生的思想。
净尽:佛学术语,意谓心性的清净。
馀事:佛学术语,意谓多余的事物。
半夜星河斗柄垂:意谓半夜时分,天空中繁星点点,北斗七星低垂,银河横贯其中。
赏析:
这是一首颂赞无为而治的禅诗。诗人借用佛学术语,将禅宗所强调的“无为”观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首句:“一点环中照极微”,以点来代表宇宙之核心,以“环中”二字形容其位置,既突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又表达了佛家认为万法本源皆从一心中生的观点。“照极微”则形象地描绘出佛理的光芒照耀着最微小的粒子。
第二句:“智无功处却存知”,诗人用“无功”一词来形容智慧的无为状态,指出智慧并非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心中。这种智慧不是功利性的,而是超然物外的,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和根源。
第三句:“缘思净尽无馀事”,进一步强调了“无为”的智慧观。诗人认为,当人们的心思变得纯净无暇时,便不会再有其他杂念,一切烦忧都随之消散。这是因为,只有在心境宁静、无为的情况下,才能真正体会到佛法的真谛。
尾句:“半夜星河斗柄垂”,诗人以夜空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夜景图。星河璀璨,北斗七星高悬天际,银河如带横跨其间。这一画面不仅富有诗意,更蕴含着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领悟。他以自己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充满哲理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