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像谷神,云心月影。
闲闲不宰于功,历历无私于应。
莫问正偏,谁论动静。
自方自圆,谁欠谁剩。
能来异类中行,常处那伽大定。
云水丛林自恣人,果如是也须相庆。
【解析】
这是一首颂文。颂文,是古代一种文体,多用以歌颂功德、功绩。本诗为颂文,颂赞佛祖的功德。
“鉴像谷神”,“鉴”,观照的意思,“像”,即佛像。“谷神”是佛教用语,指佛祖。《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为:我在无上的正等正觉中,不应有所停留而产生执着。“云心月影”,指云和月的影子。
“闲闲不宰于功,历历无私于应”,“闲闲”,悠闲自在的样子。“宰”,主宰。“历历”,分明可见的样子。“应”,应付,应对。“莫问正偏,谁论动静”,“莫问”,不要询问。“正偏”,正面与反面。“谁论”,谁也说不清。“动静”,指静与动。
“自方自圆,谁欠谁剩”,“方”,指方寸之心。“圆”,指圆满的心。这里指佛祖的心境如方如圆。“谁欠谁剩”,谁多余。
“能来异类中行,常处那伽大定”,“来”,来化众生。“那伽”,梵语,译为妙高。“大定”是佛教用语,指禅定。“云水丛林”,指佛在云水丛林中说法。“自恣人”,任凭人怎样妄念妄动,佛都随顺其意。“果如是也须相庆”,“果”,结果。“如是”,像这样。意思是: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要互相庆贺了。
【答案】
译文:
我观看佛祖的形象,佛祖的形象就像佛祖的镜子中的影像一样。他从容自如地对待所有的事而不居主导地位,一切事物都能清晰呈现而不存私心。不要询问什么是正面什么是反面,也不要谈论什么静什么动。
佛祖的心境既不是方形也不是圆形,是谁多余?是谁多余?谁能来到其他众生中间教化他们,总是处在那种妙高无边的大定中啊!
云水丛林中任意妄动的人,任凭你怎样妄念妄动,佛都是随顺你的意。如果你能够达到这种境界,那就要互相庆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