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得旨,叶落知秋。
拈得鼻孔,失却舌头。
照彻三世佛之顶𩕳,把定历代祖之襟喉。
玉井涵碧,冰壶断流。
诸法空寂为之座,是须坐处不停囚。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 归根得旨,叶落知秋。
- 拈得鼻孔,失却舌头。
- 照彻三世佛之顶𩕳,把定历代祖之襟喉。
- 玉井涵碧,冰壶断流。
- 诸法空寂为之座,是须坐处不停囚。
解析与注释:
第1句:归根得旨,叶落知秋。
- 解释:回到事物的本源,就能领会到其中的道理。就像树叶落下就知道是秋天一样。
- 关键词:归根、得旨、叶落、知秋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回归本源可以洞察事物本质的道理。
第2句:拈得鼻孔,失却舌头。
- 解释:抓住了鼻子,就失去了舌头。比喻抓住关键问题就会失去其他方面。
- 关键词:拈得、鼻孔、舌头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专注和深入的重要性,一旦过于专注于某一点,就容易忽视其他重要因素。
第3句:照彻三世佛之顶𩕳,把定历代祖之襟喉。
- 解释:能照彻三世佛的头顶𩕳,也能把握住历代祖先的衣襟和喉咙(象征性地指出理解或掌控的关键)。
- 关键词:三世、佛之顶、把定、历代祖、襟喉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追求,以及对于历史智慧的尊重。
第4句:玉井涵碧,冰壶断流。
- 解释:清澈的玉井水如同碧绿的色彩,而冰壶则没有水流。比喻清纯无瑕,或者纯洁无杂质。
- 关键词:玉井、涵碧、冰壶、断流
- 赏析: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的品德,强调纯洁和正直。
第5句:诸法空寂为之座,是须坐处不停囚。
- 解释:所有的法都是空寂的,这是一切存在的基础。需要在这里坐着,但这个坐处却是无法停止的束缚。
- 关键词:诸法、空寂、为之座、坐处、不停囚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哲学上的“无”,即一切现象都是空的,同时也暗示了存在的束缚性和局限性。
翻译:
- 当人们回到事物的根源,他们就能理解其中的道。就像树叶落下知道是秋天一样。
- 抓住鼻子就失去了舌头。比喻抓住关键问题就会失去其他方面。
- 能够照亮三世佛陀的头顶𩕳,也能把握住历代祖先的衣襟和喉咙。
- 像清澈的玉井水一样,它有碧绿的颜色,而冰壶则没有水流。比喻清纯无瑕,或者纯洁无杂质。
- 所有的法都是空寂的,这是一切存在的基础。需要在这里坐着,但这个坐处却是无法停止的束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哲学思考,传达了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对专注和全面认知的追求以及对超越束缚的思考。它鼓励读者深入探索世界的本质,同时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时要警惕可能的局限和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