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有火伤身,人有火伤神。
木无火不生,人无火不成。
地水风火,亦复如是。
四大普周同法界,各各普周无障碍。
只者普周无碍时,自然无坏无不坏。
注释: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属于偈颂的一种。偈颂是一种佛教经文的读诵形式,通常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佛教教义。
- “木有火伤身”:意思是说木头如果没有火就会受损,这里比喻人的身体如果没有火气(活力)就会生病。
- “人有火伤神”:意思是说人如果失去了火气(活力),就会影响到精神健康,容易生病或者精神萎靡。
- “木无火不生,人无火不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木头如果没有火就无法生长,人如果没有火气就无法成长和发展。
- “地水风火,亦复如是”:这里的“地水风火”指的是五行中的四种元素,分别对应着地球、水源、风和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四种元素都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
- “四大普周同法界,各各普周无障碍”:这里的“四大”指的是金、木、水、火四种元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四种元素都在宇宙中无处不在,它们之间没有障碍,相互连接。
- “只者普周无碍时,自然无坏无不坏”:这里的“只者”指的是前面提到的四大元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这四种元素在宇宙中和谐共存时,它们就不会受到损害,也就是不会破碎或破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木和火的关系,以及木、人和火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一个中心思想:万物都与火有关,火对于万物的生长和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诗中也提到了五行的元素,强调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最后,诗中指出了当四大元素和谐共存时,它们就不会受到损害,也就是说不会破碎或破坏。这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于和谐、平衡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