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到家山里许看,星河濯月霁天寒。
个时失却娘生口,始信从来鼻孔宽。
【注释】
曾:曾经。
到家山里许看:在家乡的山里可以随便看看。
星河:银河。
霁:雨后天晴。
个时:那时,指过去的时候。
娘生口:儿啼口哭。
始信:开始相信。
从来:从以前以来。
鼻孔宽:比喻心胸宽大。
【赏析】
《偈颂二百零五首》是北宋著名僧人释道潜的作品。全诗共205首,每篇皆用一偶句为题,内容以佛理、人生哲理为主。此诗为其中第一百二十一首。
“曾到家山里许看”一句点明了诗人游历了家乡的山水之后,便想再看一看家乡的山水。家山,泛指家乡。
“星河濯月霁天寒”二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星河流转,银河横贯,皎洁的明月高悬天际,天边的云彩被月光照亮,整个天空一片明亮。诗人站在高处俯瞰这一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同时,“霁天寒”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个时失却娘生口”三句,描述了诗人在游历的过程中,因为过于沉迷于美景而忘记了回家。这里的“娘生口”指的是儿啼口哭,形容人因思念亲人而无法自拔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一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始信从来鼻孔宽”一句,则是诗人在经历了一番游历之后,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心胸原来如此宽广。这里的“鼻孔宽”比喻心胸宽大,表示诗人在游历中逐渐开阔了视野,变得更加宽容和豁达。
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描写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同时,也体现了佛教中的“因果报应”思想,即一个人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