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食枣而齿黄,老饱盐而瘿亡。
兔分月魄入犀角,蜂采华滋归蜜房。
源深流长,体明用光。
巍巍堂堂,炜炜煌煌。
檀篆香消默无语,乌藤相伴倚绳床。

【注释】

  1. 保福:即吴郡的保福寺,位于今江苏苏州市。萃长老:指唐代高僧鉴真和尚,字遂南,俗姓姜。
  2. 齿黄:牙齿发黄。
  3. 瘿(yǐng)亡:因食咸物而得甲状腺肿大病,称为瘿。
  4. 兔、蜂:这里指月和星。
  5. 犀角、华滋:都是动物名,这里指月亮和星星。
  6. 源深流长,体明用光:语本《易经·系辞上》:“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意思是说水源泉深远才能有源远流长的流水,树木根基深厚才能枝繁叶茂。比喻事物基础深厚,才能发展得长远。
  7. 巍巍堂堂,炜炜煌煌:语本《易经·大传上》:“巍巍乎,其有材也;溥博哉,其有文也。洋洋乎!承天之则。”意思是说高大威武的样子。
  8. 檀香:一种香木。
  9. 默无语:沉默不语。
  10. 乌藤:一种可以做成床的藤条。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自然、抒发感慨的七言诗。
    第一句“少食枣而齿黄”,写人的牙齿因食咸得黄。后句“老饱盐而瘿亡”,是说人因长期吃咸的东西而导致甲状腺肿大病而死。
    第二句“兔分月魄入犀角”,“兔”指月亮,这里用来比喻月亮进入犀牛角中。“分”是分开的意思,“犀角”是一种动物名,这里指犀牛角,因为犀牛角很硬。
    第三句“蜂采华滋归蜜房”,“蜂”指蜜蜂,“华滋”是花蜜的意思,“蜜房”是指蜜蜂采集花蜜的地方。这里的意思是说蜜蜂从花里采来花蜜放到自己的巢穴里。
    第四句“源深流长,体明用光”,是说事物的源头很深,所以水流很长,它的本体是光明,所以用光。
    第五句“巍巍堂堂,炜炜煌煌”,是说事物非常威严壮观。
    第六句“檀香消默无语”,檀香消指的是檀香散开,这里的意思是说檀香散开以后就什么话都不说了。
    第七句“乌藤相伴倚绳床”,乌藤是指黑色的藤蔓,这里是指黑色的藤蔓靠在绳床上。
    整首诗以自然界的事物为对象进行了描写,通过这些事物的变迁来抒发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