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之姿,水月之像。
大海之容,太虚之量。
受也的的无心,应也头头离相。
随缘有照兮妙而不痕,彻底亡依兮空而不荡。
【注释】
云山之姿:形容人的神态如云山那样高远、清雅。
水月之像:比喻人的容貌如水中的月亮那样清澈明亮。
大海之容:形容心胸广阔,如大海一样容纳百川。
太虚之量:指人的气量如太虚一样宽广无边。
受也的无心:接受别人的教诲,心领神会,而不外露。
应也头头离相:应对各种情况,从容不迫,不显山不露水。
随缘有照兮妙而不痕:顺其自然,内心光明,没有痕迹。
彻底亡依兮空而不荡:完全摆脱一切牵挂,心境空明,没有波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诗,通过赞美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精神境界的向往和敬仰。
首句“云山之姿”,描绘了这个人的神态高远而清雅;第二句“水月之像”,则形容了他的容貌如水中的月亮般清澈明亮;第三句“大海之容”,则是说他的心胸广阔,如同海一样能容纳百川。这四句诗共同勾勒出了一个既清雅又豁达的形象。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赞美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受也的无心”指的是他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或教诲,而“应也头头离相”则表明他面对各种情况都能从容不迫,不显山不露水。这里的“无心”和“离相”都是禅宗用语,意味着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晰。
最后两句“随缘有照兮妙而不痕,彻底亡依兮空而不荡”则是对这个人内心世界的高度概括。这里的“随缘有照”,意味着他能顺应事物的本然规律,内心光明无瑕;“彻底亡依”则表示他完全摆脱了世俗的牵绊和依赖,达到了一种空灵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这个人的外貌、气质、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高洁、清雅、豁达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风貌不仅让人感到赏心悦目,更让人心生敬仰。它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应该追求这样高洁、清雅、豁达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