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发半白,笑面微红。
野水秋无像,丛林春有功。
华繁粉梦蝶,天远没飞鸿。
借问分身几许,相随南北西东。
【注释】
衰发:头发已花白。
半白:一半白发,一半黑发。
笑面微红:面带微笑。
野水:山间的小溪。
无像:无影。
丛林:山林。
华繁:繁花满枝头。
粉梦蝶:如粉妆的蝴蝶一般轻盈。
天远没飞鸿:天空遥远处没有飞鸿(雁)的影子。
借问:借这个机会请问一下。
分身:化身。
几许:多少。
相随:相互依随。
南北西东:指四方、四面八方。
赏析:
此诗作于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当时,苏轼因“文字狱”获罪,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以佛印禅师为师,经常与佛印禅师一起参禅打坐,并请他为自己画肖像写赞语。这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即是苏轼请佛印为自己画像时所写,是他早期作品中的佳作。
首联“衰发半白,笑面微红”。这两句是说,自己已经衰朽的头发中夹杂着一半的白丝,脸上带着微微的红润之色。
颔联“野水秋无像,丛林春有功”。这两句是说,野间小溪在秋天里也没有倒影;而山林中的大树则在春天里结出了累累硕果。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佛印禅师的超凡脱俗。
颈联“华繁粉梦蝶,天远没飞鸿”。“华繁”即花繁叶茂,这里比喻佛印禅师的智慧广大无边;“粉梦蝶”,形容佛印禅师如同美丽的蝴蝶一样,翩翩飞舞;“天远没飞鸿”,形容佛印禅师的法力高深莫测。
尾联“借问分身几许,相随南北西东”。这两句是说,请你告诉我,我与你分别后,你分别去了哪里?你是随我南奔北走,还是东来西往?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佛印禅师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向往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