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肩自高,饥眼较大。
乌藤瘦握拳,曲木默据座。
无言而独灵,有唱而谁和。
秋摩水色兮清绝瘢痕,春入华枝兮妙亡程课。
【注释】
寒肩:指僧衣。自高:自然高雅。饥眼:饥肠辘辘。大:大而无物。乌藤:黑色的山藤。瘦:瘦削。拳:握紧。曲木:弯曲的树干。默:沉默。据座:凭靠座位。无言:不说话。而独灵:独自显得灵妙。有唱:有歌声,指僧人吟咏。谁和:谁与和鸣?和:和谐。秋摩:秋天水波荡漾。清绝:清澈。瘢痕:伤痕,指树皮上的疤痕。春入华枝:春天的花枝上长满绿叶。妙亡程课:精妙得无法用语言表达。
【赏析】
此诗为禅人并化主作《写真求赞》,“其三十三”是其中之一。全诗描绘了一幅幽雅静谧的山林寺院图景,表现了作者对佛家清规戒律的虔诚态度。
第一句“寒肩自高”,描写的是禅人僧服的肩部,由于寒冷的缘故,肩头耸起,显得高高挺拔,体现了僧人的清高、超脱。
第二句“饥眼较大”,描述的是禅人的饥饿感,因为长时间修行,所以饥肠辘辘,眼中充满了期待。
第三句“乌藤瘦握拳”,描绘的是禅人的手臂,因为长时间的修行,他的手臂变得瘦弱,像黑色的山藤一样扭曲。
第四句“曲木默据座”,描绘的是禅人坐在曲折的木头上,他默默无闻,如同一个没有声音的雕像。
第五句“无言而独灵”,描述了禅人虽然不说话,但他的精神状态却非常灵动和活跃,仿佛能听懂万物的声音。
第六句“有唱而谁和”,描述了禅人的歌声虽然美妙动听,但是没有人能够和他共鸣,只有他自己在歌唱。
最后一句“秋摩水色兮清绝瘢痕,春入华枝兮妙亡程课”,这是诗人的赞叹,他认为禅人的生活如同秋水一般清澈透明,他的修养如同春花一般美丽动人,他的境界无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