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像而像,有许模样。
不真而真,只个形神。
豁清也千岩万壑而秋,光丽也诸尘百草而春。
恁么来兮,处处相亲。

注释:

  1. “无像而像”:没有形象,却像。
  2. “有许模样”:有了一些样子。
  3. “不真而真”:虽然不是真的,但却像是真的一样。
  4. “只个形神”:只是它的形象和精神。
  5. “豁清也千岩万壑而秋”:豁达清明就像千万座山峦在秋天的景色。
  6. “光丽也诸尘百草而春”:明亮艳丽就像无数花草在春天的景象。
  7. “恁么来兮”:那么这样来吧。
  8. “处处相亲”:到处都是亲密的关系。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禅宗的“空”观念,即万物都是虚无的,一切都是空的。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这种超脱物欲、回归内心的哲学思想。

第一句“无像而像”,意思是说虽然没有具体的形象,但仍然有某种形态。这里的“像”并非指外在的形象,而是指内在的形态或者精神。

第二句“有许模样”,进一步解释了前面的“像”,指出虽然没有具体的外形,但还是有一定的样子或者特征。这里的“模样”可以理解为事物的外在特征或者表现形态。

第三句“不真而真,只个形神”,强调了这种“像”并不是真正的事物形态,而是它的形象和精神。这里的“真”指的是真实存在的状态,而“不真而真”则表示虽然不是真实的事物,但它依然具有某种真实的特质或属性。

第四句“豁清也千岩万壑而秋”,继续描述这种“像”的特点,指出这种“像”虽然不是真实的山峦和河流,但仍然具有秋天的景色。这里的“豁清”可以理解为开阔清明,意味着虽然不是实际的景物,但仍然给人一种开阔明亮的感觉。

第五句“光丽也诸尘百草而春”,同样描述了这种“像”的特点,指出这种“像”虽然不是真实的花草,但仍然给人以春天的气息。这里的“光丽”可以理解为光彩照人,意味着虽然不是实际的花草,但仍然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六句“恁么来兮,处处相亲”,总结了前面的内容,指出这种“像”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并且彼此之间都亲近无间。这里的“恁么来乎”可以理解为如此而来,意味着这种“像”是自然而然出现的,无需刻意追求。

整首诗以禅理为核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禅宗的“空”观念,即一切皆空,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没有固定的形态和本质。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诗人表达了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和理解,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回归内心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