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闲心,十方充塞。
春律行兮发华,秋风敛兮落木。
谁调谁牧,不伤不触。
万像同放光明,太虚了无棱骨。
中规矩兮,东西南北。

【注释】

一片闲心——一片清净之心;十方充塞——十方世界都充满了。十方,佛教名词,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

春律行兮发华——春季的音律运行而使万物生花长叶。律,乐律。发华,开花。

秋敛兮落木——秋季的音律收敛而使万物落叶归根。秋声,秋季的音调。敛,收敛,收敛之意。

谁调谁牧——谁在调节和引导众生呢?调,引导之意。牧,养育之意。

不伤不触——不会伤害到众生,也不会触动他们。

万像同放光明——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佛的光明。万像,各种形态的事物。

太虚了无棱骨——虚空中没有形状,也不存在骨骼。太虚,佛教语,指宇宙空间。

中规矩兮——顺应天地间自然的规律。中,符合;规,圆周,即圆;矩,方形或长方形,即方;中规中矩,即方圆。东西南北——四方上下。东西南北,泛指天地四维。

【赏析】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七言偈颂诗。此篇赞美禅宗僧人大鉴禅师为柳氏画肖像的功德及大鉴禅师的禅学思想。全篇以颂赞的形式描绘了大鉴禅师的禅风。

首联“一片闲心,十方充塞。”诗人用一个“闲”字将禅宗的清静无欲、随缘任运之精神境界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将十方世界充满的佛祖智慧、慈悲之心也表现出来了。“十方”,“四面八方”,表示佛性遍满一切处;“充塞”,充满之意;“闲心”,是指心不散乱,不为外物所扰的心性。

颔联“春律行兮发华,秋风敛兮落木。”诗人以自然界春天的生机勃发与秋天的萧瑟凋零作比,表达了自己对禅宗悟道后心境变化的看法。“春”、“秋”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春天象征着生机、生长,秋天则象征着凋谢、衰败。

颈联“谁调谁牧,不伤不触。”诗人用一个“调”字和一个“牧”字将禅宗的教化方式形象地展现出来。“调”,即调摄、引导之意;“牧”,即养育、保护之意。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禅宗的教法如同春雷般的震撼,让众生醒悟;又如同秋风般地收束,不让其受到伤害。

尾联“万像同放光明,太虚了无棱角。”诗人用“万象”来形容众生,用“太虚”来形容虚空,表达出大觉寺的广大无边和佛性圆满无缺的境界。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众生都在佛性的光照之中得以解脱,整个宇宙就像是一个没有棱角的空廓空间一样。

这首诗通过赞美禅宗僧人大鉴禅师为柳氏画肖像的功德及大鉴禅师的禅学思想,展现了其深厚的佛学造诣和独特的人生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高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