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宽而祖宗光,地阁阔而儿孙昌。
中间鼻孔自家底,出气通快浑不妨。
坤六短,乾三长。
饱丛林汉休雌黄,今年蚕食两叶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天庭宽而祖宗光,地阁阔而儿孙昌。
- “天庭宽”指的是人的额头宽广,象征着智慧和开阔的胸怀。“祖宗光”则表示祖先的荣耀和光辉被传承下来,给家族带来荣誉。“地阁阔”指的是人的下颌宽阔,象征着坚韧和稳重。“儿孙昌”则表示子孙昌盛,家族繁荣。
- 中间鼻孔自家底,出气通快浑不妨。
- “中间鼻孔”指的是人的鼻梁中央部位,通常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自家底”意味着这个特征是自己独有的,与其他人不同。“出气通快”表示这个特点使得呼吸顺畅,不会受到阻碍。“浑不妨”则表示这种独特性并不影响其他方面,如健康等。
- 坤六短,乾三长。
- 这里的“坤六短”指的是八卦中的“坤卦”,代表地的属性。“坤卦”在八卦中代表母亲、地、阴柔等。“乾三长”则指的是八卦中的“乾卦”,代表天的属性。“乾卦”在八卦中代表父、天、阳刚等。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特质或属性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表现。
- 饱丛林汉休雌黄,今年蚕食两叶桑。
- “饱丛林汉”指的是那些在森林中生活的人们。“雌黄”是一种古代用于书写的材料,常用于修改文字或涂抹错误。“饱丛林汉”在这里可能是指这些人已经经历了许多磨难和考验,不再需要频繁修改或涂改。“蚕食两叶桑”则是比喻某人正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时期,就像蚕在吃桑叶一样。这里的“蚕食”暗示了这个过程是缓慢而持久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人的面貌特征和人生经历来表达作者对生命和命运的看法。首先,诗中提到了一个人的额头宽广,象征着智慧和开阔的胸怀;接着指出他的鼻梁中央部位是独特的,使得呼吸顺畅。然后,诗中提到了一种属性在不同方面的不同表现,可能是在描述某种特质或属性在不同环境或条件下的表现。最后,诗中提到了一个人在经历磨难后已经成熟,不再需要频繁修改或涂改。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命运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