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存不浑,灵明不昏。
派分河汉底,流决昆崙源。
见闻了成一相,影响应空六根。
体本真如,能来生灭之界。
用随生灭,却入真如之门。
丛林参饱三条篾,云梦等闲八九吞。

湛存不浑,灵明不昏。

派分河汉底,流决崑崙源。

见闻了成一相,影响应空六根。

体本真如,能来生灭之界。

用随生灭,却入真如之门。

【注释】

  1. 湛:深湛。
  2. 浑:浑然一体。
  3. 灵明:佛性的显现。
  4. 派:流派、分支的意思。
  5. 河汉:银河。这里指佛教的教义或道理。
  6. 昆崙:昆仑山,神话中有神山。
  7. 了:通“朗”,明白、通透。
  8. 见闻:佛性的表现。
  9. 了得:透彻明了。
  10. 成:形成、表现。
  11. 影响:感应,影响。
  12. 应:对应、回应。
  13. 空:佛教用语,指无自性。
  14. 真如:佛教用语,指真实不变的佛性。
  15. 真如之门:即真如法界之门,是修行的最终目标。
    【赏析】
    这首诗是禅宗诗人王维的作品。他通过描写自己参悟佛理的过程,表达了他对禅学的理解。
    首联“湛存不浑,灵明不昏”描绘了禅宗的境界:心灵深处没有杂念,佛性明朗而不失其真。
    颔联“派分河汉底,流决昆仑源”进一步描述了禅宗的精神世界:佛法如同银河般深邃,如同昆仑山般雄伟。
    颈联“见闻了成一相,影响应空六根”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思想:佛性的表现如同明镜,映照出万象;而影响则是无影无形,无法触及。
    尾联“体本真如,能来生灭之界。用随生灭,却入真如之门”则是对全诗的总结:佛性的本质就是真如,它能够跨越生死轮回的界限;而修行人应当顺应生死轮回的变化,最终达到真如的境界。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禅宗的精神世界和修行过程,体现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