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存不浑,灵明不昏。
派分河汉底,流决昆崙源。
见闻了成一相,影响应空六根。
体本真如,能来生灭之界。
用随生灭,却入真如之门。
丛林参饱三条篾,云梦等闲八九吞。
湛存不浑,灵明不昏。
派分河汉底,流决崑崙源。
见闻了成一相,影响应空六根。
体本真如,能来生灭之界。
用随生灭,却入真如之门。
【注释】
- 湛:深湛。
- 浑:浑然一体。
- 灵明:佛性的显现。
- 派:流派、分支的意思。
- 河汉:银河。这里指佛教的教义或道理。
- 昆崙:昆仑山,神话中有神山。
- 了:通“朗”,明白、通透。
- 见闻:佛性的表现。
- 了得:透彻明了。
- 成:形成、表现。
- 影响:感应,影响。
- 应:对应、回应。
- 空:佛教用语,指无自性。
- 真如:佛教用语,指真实不变的佛性。
- 真如之门:即真如法界之门,是修行的最终目标。
【赏析】
这首诗是禅宗诗人王维的作品。他通过描写自己参悟佛理的过程,表达了他对禅学的理解。
首联“湛存不浑,灵明不昏”描绘了禅宗的境界:心灵深处没有杂念,佛性明朗而不失其真。
颔联“派分河汉底,流决昆仑源”进一步描述了禅宗的精神世界:佛法如同银河般深邃,如同昆仑山般雄伟。
颈联“见闻了成一相,影响应空六根”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思想:佛性的表现如同明镜,映照出万象;而影响则是无影无形,无法触及。
尾联“体本真如,能来生灭之界。用随生灭,却入真如之门”则是对全诗的总结:佛性的本质就是真如,它能够跨越生死轮回的界限;而修行人应当顺应生死轮回的变化,最终达到真如的境界。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禅宗的精神世界和修行过程,体现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