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因果何曾堕,不昧因果何曾脱。
当堂镜破两头忘,扫影灭踪无摸索。
无摸索,何倚托。
秋风吹梧桐,树叶鸣嚗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颂古十二首》中的第八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注释:

  • 颂古十二首:这是一组以颂扬古代圣贤为主题的诗歌,共十二首。
  • 其八:这是第八首,也是其中之一。
  • 不落因果何曾堕(bù luò guī yī hái céng duò):如果不陷入因果循环,就不会坠落。
  • 不昧因果何曾脱(bù mèi guī yī hái céng tuō):如果不迷失因果,就不会脱离。
  • 当堂镜破两头忘(dāng táng jìng pò liǎng tóu wàng):比喻人的心态像镜子一样,一旦破碎就无法恢复原状。
  • 扫影灭踪无摸索(sǎo yǐng miè zōng wú náo mō):形容彻底消失,没有任何痕迹。
  • 无摸索,何倚托(wú náo mō,hé yǐ tuō):如果没有寻找依靠,那么一切都将失去依托。
  • 秋风吹梧桐,树叶鸣嚗嚗(qiū fēng chuī wō lún,yè piào míng bào bāo):形容秋天的风声,以及秋天落叶的声音。

译文:
不落入因果循环中,不会堕落;不迷失因果关系,不会脱离。就像当堂的镜子被打破,两头都忘了,彻底消失了,没有痕迹。如果没有寻找依靠,一切都会失去依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宇宙和自然法则的理解。诗中的“不落因果”和“不昧因果”两句,强调了因果法则的重要性,认为如果能够遵循因果法则,就可以避免堕落和迷失。而“当堂镜破两头忘”则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心态转变,即从纠结于过去和未来的纠结中解脱出来。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无所依傍的后果,表达了一种超脱和洒脱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