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妙相绝锱铢,善恶都忘见也无。
万里云收天界净,海心无浪月轮孤。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稹,他的生平简介如下:唐穆宗长庆年间宰相(821年-826年),字微之,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洛阳)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提倡文章应”启人心”,反对”为文而为人”,强调诗歌应当”合为一手”。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堂堂妙相绝锱铢:堂堂是指雄伟的样子,妙相是指美妙的相貌。锱铢是指古代计量单位,一锱铢等于六铢,六铢又等于一两。这里用来形容佛的形象高大无比,无法用物质来衡量。
善恶都忘见也无:善恶都忘是指对善恶都没有分别心,见也无是指看见什么都没有。这里形容佛的智慧无边无际,能够看穿一切,包括善恶在内。
万里云收天界净:万里云收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都被收回了,天界净指的是天地之间变得非常清晰。这里形容佛的力量强大到能够净化整个世界。
海心无浪月轮孤:海心无浪指海面平静如镜,无浪是说没有波浪。月轮孤指月亮独自发光。这里形容佛的慈悲之心能够照亮黑暗的世界,使万物得以复苏。
以下是这首诗的译文:
巍峨的佛祖形象高大得无法用物质衡量,对善恶都没有分别心,看见什么都已经无所谓。他的力量强大到能够净化整个世界,他的慈悲之心能够照亮黑暗的世界,使万物得以复苏。
赏析:
这首诗以颂扬佛祖的伟大为主旨,通过描绘佛祖的形象和能力,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之情。诗人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佛祖比作巍峨的山岳、明亮的月亮,展现了他对佛祖的深深敬仰。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希望人们能够通过修行得到解脱和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