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春拥隼旟,十里访禅居。
煮茗沙泉白,调琴竹阁虚。
致君公望重,对客宦情疏。
向夕回轩冕,林僧识佩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在感念王太守的来访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谊和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1. 感王太守见访:感激王太守的来访。见访表示王太守亲自来访。

  2. 行春拥隼旟(zhǔ yú):春天出行时,手持画有鸟形的旌旗。隼旟在这里指古代帝王或贵族出行时所用的仪仗。

  3. 十里访禅居:走了十里路去拜访禅师的住所。禅居指的是寺庙,禅宗修行人居住的地方。

  4. 煮茗沙泉白:在沙泉煮茶,茶叶的颜色如同白色的粉末。茗是指茶,沙泉是地名,可能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5. 调琴竹阁虚:在竹子搭建的阁楼里弹奏琴,显得空旷而宁静。

  6. 致君公望重:表达自己对君主的尊敬和期望。公望指的是君主的地位,重意味着尊贵、重要。

  7. 对客宦情疏:与客人交谈时,感到自己的官位低微,感情上有些疏远。宦情是指官职上的情分、关系。

  8. 向夕回轩冕:傍晚时分返回车驾,即回到朝廷的车轿和冠冕上。轩冕是指官员的马车和帽子。

  9. 林僧识佩鱼:树林中的僧人认出了悬挂在身上的鱼形佩饰,这可能是指一种象征性的装饰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春天与王太守会面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自然风光的珍视。诗中通过“行者”和“主人翁”的对比,突出了王太守的高官身份及其对作者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文人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