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染而染妄本虚,染而不染悉无馀。
本虚自是能成事,体净何妨应万殊。
断妄证真心岂息,非真非妄智还迂。
了真了妄如无碍,自在圆明始是珠。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读经

不染而染妄本虚,染而不染悉无馀。

本虚自是能成事,体净何妨应万殊。

断妄证真心岂息,非真非妄智还迂。

了真了妄如无碍,自在圆明始是珠。

注释:

不染而染:不沾染世俗的尘埃。染而不染:虽然被染,但仍然保持清白。

妄本虚:虚假的本质。

染而不染:被染却保持清白。

本虚自是:本质本就是。

能成事:能够成就事业。

体净何妨:身体清洁又有什么关系?

应万殊:适应各种情况。

断妄:断绝虚假。证真心:证明真实的内心。

非真非妄:不是虚假的也不是真实的。智还迂:智慧还停留在表面。

了真了妄:明白了真实和虚假。如无碍:就像没有阻碍一样。

自在圆明:自由自在,光明圆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诗,通过描绘修行者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不染而染妄本虚,染而不染悉无馀。
注释:不被外界所染,但内在的虚空却充满了一切。即使被染,也没有任何剩余。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禅意,即人的内心不应该被外在的物质所污染,但也不能过于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内心的虚空象征着超脱和自由,而“无处无有”则强调了这种境界的普遍性和无限性。

本虚自是能成事,体净何妨应万殊。
注释:内在的本质本就是清净的,只要保持这种清净,就能成就一切事业。身体的清洁与世间万物并无关系。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清净对于成就事业的重要性。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都需要保持内心的清净,才能应对各种变化。这里的“体净”指的是内心的纯净,而“应万殊”则表示无论面对何种境遇,内心都能保持清净。

断妄证真心岂息,非真非妄智还迂。
注释:斩断虚假的念头去验证真实的心,这种智慧并不停滞不前。
赏析:
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修行方法,即通过斩断虚假的念头来达到内心的真实。这种修行方式并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的修行中提升自己的智慧。

了真了妄如无碍,自在圆明始是珠。
注释:明白真实和虚假就如同没有阻碍,只有自由自在、光明圆满才是真正圆满的珠。
赏析:
这句话总结了整个诗句的主旨,即禅宗修行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由自在、光明圆满的人生。这种圆满的境界是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是一种心灵的归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