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若为作端午,打动众人涂毒鼓。
髑髅破后遣谁闻,鉴觉尽时敢言普。
是谓南山鳖鼻蛇,好个大雄白额虎。
可怜开眼觅眼人,吓日光中寻入路。
【注释】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八:偈颂是佛教经文的另一种文体,通常由佛门僧人诵读。此诗为作者对佛门僧人诵经的批评。
“龙门若为作端午”:指那些在端午节时诵经的和尚们。
“打动众人涂毒鼓”:指的是那些和尚诵经的内容,如同毒药一般,让人听了心生厌恶。
“髑髅破后遣谁闻”:骷髅被打碎,人们还能听到什么?比喻那些和尚诵经的声音,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变得毫无意义。
“鉴觉尽时敢言普”:当所有的智慧都觉醒时,还敢说佛法无边吗?讽刺那些和尚们,他们虽然诵经,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本质。
“是谓南山鳖鼻蛇,好个大雄白额虎”:这里比喻那些诵经的和尚们,就像一只鳖鼻蛇,外表看起来很威猛,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力量;又像是一只白额虎,外表看起来非常威风,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实力。
“可怜开眼觅眼人,吓日光中寻入路”:可怜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因为迷信而无法找到出路。讽刺那些和尚们,他们只是表面上诵经,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慈悲之心,只是在欺骗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佛教经文的批判性解读,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不满和失望。首先,诗人认为那些在端午节时诵经的和尚们,只是表面上念诵经文,实则内容空洞无物,如同毒药一般令人生厌。其次,诗人通过比喻,指出这些和尚们虽然外表威猛,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力量;又像是一只白额虎,外表看起来非常威风,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实力。最后,诗人以“可怜开眼觅眼人,吓日光中寻入路”来讽刺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被和尚们的迷信所迷惑,无法找到真正的出路。整首诗语言犀利、讽刺意味浓厚,体现了作者深刻的洞察力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