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求通达,疑根自不凡。
顿明心即佛,徒觉海非咸。
善财楼阁路,日进丹霄步。
凡夫云未然,我道常披露。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何处求通达,疑根自不凡。
    注释:在何处寻求真正的通达,疑惑的根本是自己的不平凡。

  2. 顿明心即佛,徒觉海非咸。
    注释:突然间明白了心即是佛,却只感到大海并非咸味。

  3. 善财楼阁路,日进丹霄步。
    注释:善财菩萨的楼阁之路,每日都在向仙界迈进。

  4. 凡夫云未然,我道常披露。
    注释:平凡的人以为还未来,而我知道它已经存在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觉悟和对生命真谛的理解。诗中的第一句“何处求通达,疑根自不凡”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寻找通达(即达到心灵平静或智慧的状态)时所遇到的困难,以及这些困难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本性(疑根)。这种自我反省是通向智慧和觉悟的第一步。

第二句“顿明心即佛,徒觉海非咸”进一步展开了这个主题。通过顿悟,人们可以认识到心本身就是佛性,而不是必须经过某种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然而,这种认识可能只是表面的,因为人们往往只感觉到大海的咸味,而没有真正理解其深层的本质。

第三句“善财楼阁路,日进丹霄步”描绘了一种超越现实生活,追求更高境界的景象。善财楼阁象征着修行者的目的地,而“日进丹霄步”则意味着每一天都在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最后一句“凡夫云未然,我道常披露”是对前文的一个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个鼓励。它告诉那些看似平凡的人,他们已经拥有了智慧,只是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罢了。作者的观点是,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智慧和佛性,但只有当我们开始探索和实践时,才能发现它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