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是个老阇黎,衲僧巴鼻几时知。
拄杖从教不得动,春来未免倒抽枝。

【注释】颂古三十九首 其三十八

云门是个老阇黎,衲僧巴鼻几时知。

拄杖从教不得动,春来未免倒抽枝。

译文:

云门禅师是位高僧,衲僧的真谛何时能悟?

拄杖让他不能乱动,春天来了他难免会倒出枝条。

赏析:此诗赞美了云门禅师。云门禅师是唐代著名的禅宗大师。“衲僧”指禅宗僧人。“老衲”是对年岁较大、有修行的和尚的通称。“衲”字原指袈裟,后多用以代指僧人。这首诗中,诗人称赞云门禅师是一个高僧,他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他的智慧和修养是普通人难以理解和理解的。

“衲僧巴鼻几时知?”这句诗的意思是:“衲僧的真谛何时能悟?”这里的“巴鼻”是指禅修的境界,也就是禅宗所说的“顿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云门禅师的敬仰之情。他认为云门禅师的智慧和修养是普通人难以理解的,只有通过修行才能逐渐领悟到这种境界。

“拄杖从教不得动,春来未免倒抽枝。”这句诗的意思是:“拄杖让他不能乱动,春天来了他难免会倒出枝条。”这里的“拄杖”是佛教中的一种工具,用来帮助修行者保持平衡和稳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云门禅师的同情和理解。他认为云门禅师虽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修行境界,但他仍然需要保持警惕和谨慎,以免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