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上国看新元,细嚼梅花咽冷泉。
阿母在家年六十,孤儿为客路三千。
身居东海沧波上,心在西山落照边。
碧户朱门杨柳岸,不知归日是何年。

又来上国看新元,细嚼梅花咽冷泉。

阿母在家年六十,孤儿为客路三千。

身居东海沧波上,心在西山落照边。

碧户朱门杨柳岸,不知归日是何年。

诗句注释与赏析:

  • “又来上国看新元”:再次来到繁华的国家(指宋朝)迎接新年的到来。
  • “细嚼梅花咽冷泉”:品尝着梅花的清香,仿佛在品味着寒冷的泉水。
  • “阿母在家年六十”:母亲的年纪已经六十岁。
  • “孤儿为客路三千”:作为孤儿在外漂泊,路途遥远。
  • “身居东海沧波上”:身处东海之上,如同漂浮在沧海之中。
  • “心在西山落照边”:内心向往西山的落日美景。
  • “碧户朱门杨柳岸”:想象着碧绿的门户和朱红色的门楣,在杨柳岸边。
  • “不知归日是何年”:对于何时能够回到故乡,感到迷茫和未知。

译文:

我又一次来到繁华的国家庆祝新年,细细品尝着梅花的清香,感觉像是在品尝着冰冷的泉水。

母亲在家时已六十岁,而我作为一个孤儿在外漂泊,旅途漫长。

我身处东海之上,如同漂浮在沧海之间,心怀对西山落日美景的向往。

想象着碧绿的门户与朱红色的门楣,在杨柳岸边,却不知道回家的日子是哪一年。

赏析:

释道璨的《西湖除夜》是一首描写诗人新年期间所思所感的诗作。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异乡度过春节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通过对比“阿母在家年六十”和“孤儿为客路三千”,诗人展现了自己与家人相隔千里的生活状态。同时,通过“身居东海沧波上”和“心在西山落照边”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向往,以及对美好景色的无限遐想。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描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整体而言,《西湖除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诗歌,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