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极玄想孤,动静如为区。
大象讵形仪,大方谁廉隅。
正赏不隐括,妙践无回迂。
心澄遍知海,粲粲黄金躯。

【注释】

念佛三昧诗 其四:鉴极玄想孤,动静如为区。大象讵(jù)形仪,大方谁廉隅。正赏不隐括,妙践无回迂。心澄遍知海,粲粲黄金躯(qū)。

鉴极玄想孤,动静如为区。

译文:在佛教中,“观照”的功夫可以到达极端玄妙的境地,此时,无论是静还是动,都如同一个区隔。

大象讵(jù)形仪,大方谁廉隅。

译文:大千世界就像大象一般,它的形体仪态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至于宇宙的本原是什么?它又是以什么形态来表现的呢?

正赏不隐括,妙践无回迂。

译文:只有真正领悟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谛,不会陷入世俗的偏见之中。

心澄遍知海,粲粲黄金躯。

译文:当心灵清澈如镜时,就可以洞察到万物的本质,就像黄金般璀璨夺目。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禅语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整首诗以“念佛三昧”为主题,通过描绘禅宗修行者的心行和境界,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

第一句“鉴极玄想孤”,描述了禅宗修行者的心境,他们在追求极致的玄妙境界时,常常感到孤独。这是因为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需要摒弃世俗的偏见和纷扰,才能够达到真正的觉悟。这里的“鉴极玄想孤”可以理解为“在追求极致的玄妙境地时,修行者常常感到孤独”。

第二句“动静如为区”,进一步解释了禅宗修行者的心行。他们认识到,无论是静止不动还是活动变化,都是宇宙的组成部分,都是存在的体现。这里的“大象讵(jù)形仪,大方谁廉隅”可以理解为“大千世界就像大象一般,它的形体仪态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这句话强调了宇宙的无限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禅宗修行者对宇宙本质的认识。

第三句“正赏不隐括”,进一步阐述了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他们认为,只有在真正领悟佛法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谛,不会陷入世俗的偏见之中。这里的“正赏不隐括”可以理解为“只有真正领悟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谛,不会陷入世俗的偏见之中”。这句话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对内在智慧的重视,认为只有深入理解佛法才能真正认识世界。

第四句“心澄遍知海”,是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用“遍知海”来比喻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心灵如同大海一样深邃广大,能够容纳一切事物。这里的“心澄遍知海,粲粲黄金躯”可以理解为“当心灵清澈如镜时,就可以洞察到万物的本质,就像黄金般璀璨夺目”。这句话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对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赞叹,同时也传达了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和执着。

这首诗以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境界为核心,通过对宇宙、生命等问题的探讨,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