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感外形骸,俨然虚堂寂。
明毫冠群彩,幽神资始绩。
妙象非夙预,俗览岂良觌。
析之会入微,清玩心无怿。

【注释】

1.万感:一切感触。外形骸:指人的物质形体。2.俨(yǎn)然:形容整齐的样子。3.明毫:指笔的尖端。冠群彩:形容文笔如彩绘的鸟冠,鲜艳夺目。4.幽神:指精神、思想。资始绩:指创造事业。5.妙象:美好的形象,比喻高超的艺术或境界。6.夙(suǒ)预:事先知道、预知。7.俗览:庸俗浅陋的见识。8.会入微:即“入微”之倒文。9.清玩:清雅欣赏。心无怿:内心没有喜悦。怿:愉快、欢喜。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念佛三昧”为题,通过咏叹笔,赞颂其艺术的高超,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首句“万感外形骸”,是说人的一切感受都从物质形体发出,而人的形体又受到外界事物的感应而变化。这一句是全诗的主旨,诗人要表达的是对于文学创作的感受和体验。

次句“俨然虚堂寂”,是说在空荡荡的厅堂中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肃穆。这一句也是全诗的主旨,诗人要表达的是对于文学创作的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第三句“明毫冠群彩”,“明毫”指的是笔尖,“冠群彩”则是形容文笔如彩绘的鸟冠,鲜艳夺目。这两句话都是描写写作的工具,同时也是对写作内容的形象比喻。

第四句“幽神资始绩”,“幽神”指的是作者的精神或思想,“资始绩”则是说这种精神或思想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这两句话都是对写作内容的形象比喻。

第五句“妙象非夙预”,“妙象”指的是美好的形象,“非夙预”则是说这种美好形象不是预先知道的,而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这两句话是对于写作过程的形象比喻。

第六句“俗览岂良觌”,意思是说庸俗浅陋的见识是不能了解的。这一句话是对写作对象的形象比喻。

最后两句“析之会入微,清玩心无怿”,意思是说分析得深入细致时,就会进入微妙的境界,内心就会感到无比的快乐。这两句话是对写作过程的深入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写作工具、内容、过程的描绘以及对写作者内心体验的描写,展现了文学创作的美丽与神奇,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