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得智生功德聚,大悲留演润禽鱼。
贯花虽自科千品,标月还归理一如。
过量劫应期广布,刹那心合未忘书。
四衢道内抛红焰,五欲波中绽白蕖。
排斥众魔登寿域,引携诸子上安车。
义天星象荧荧也,辞海波澜浩浩欤。
违背此恩难拯拔,遭逢末世岂踌躇。
闻来半偈须相敩,惜去全身莫共居。
飞辩恨曾亏激问,颐幽欣且免长嘘。
生生顶奉辉心镜,廓照尘劳信有馀。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三宝,即佛、法、僧。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 三宝赞
- 法宝
- 法宝是指佛教中的三宝,即佛、法、僧。
- 后得智生功德聚
- 后得智生:指在智慧的基础上获得觉悟或成就。
- 功德聚:聚集功德,指积累善行。
- 大悲留演润禽鱼
- 大悲:佛教中的一种慈悲精神。
- 演:展开,发展。
- 润禽鱼:使鸟兽等众生受益。
- 贯花虽自科千品
- 贯花:佛教中用来形容菩萨的修行境界,如贯花一现,表示菩萨的教化如同花一般无处不在。
- 科:分类,这里指不同的修行层次。
- 千品:形容修行的不同阶段。
- 标月还归理一如
- 标月:比喻佛陀的教诲像月亮一样明亮,指引众生。
- 理一如:道理相同,没有差别。
- 过量劫应期广布
- 过量劫:比喻佛法的力量无穷无尽。
- 应期:顺应时节变化。
- 广布:广泛传播。
- 刹那心合未忘书
- 刹那:形容时间短暂。
- 心合:心灵契合,指内心的悟性。
- 未忘书:不忘记所学的知识。
- 四衢道内抛红焰
- 四衢道:四方的道路,比喻佛法的传播无处不在。
- 抛红焰:比喻佛法如火焰般燃烧。
- 五欲波中绽白蕖
- 五欲:佛教戒律中所说的五种烦恼,即色欲、财欲、名欲、酒欲、睡眠欲。
- 波中:比喻世俗世界。
- 白蕖:莲花,象征纯洁。
- 排斥众魔登寿域
- 排斥众魔:指消除一切烦恼和障碍。
- 登寿域:达到长寿的境界。
- 引携诸子上安车
- 引携:引导和携带。
- 诸子:指众生。
- 安车:平安之车,喻意众生得到解脱。
- 义天星象荧荧也
- 义天:佛教中对佛陀的尊称。
- 星象:天文现象。
- 荧荧:闪烁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佛教的光辉。
- 辞海波澜浩浩欤
- 辞海:比喻佛法广大无边。
- 波澜:波浪。
- 浩浩:广大的样子。
- 违背此恩难拯拔
- 违背:违背佛法。
- 此恩:指佛法的恩德。
- 难拯拔:难以拯救。
- 遭逢末世岂踌躇
- 末世:佛教中指世界末日。
- 岂:表反问。
- 踌躇:犹豫,停留。
- 闻来半偈须相敩
- 听来:听到。
- 半偈:半句话,比喻佛法的一部分。
- 相教:相互教导。
- 惜去全身莫共居
- 惜去:珍惜离开。
- 全身:整个身体,这里指全部的生命。
- 莫共居:不要在一起居住(比喻远离尘世)。
- 飞辩恨曾亏激问
- 飞辩:迅速辩论。
- 激问:激烈地提问。
- 亏:亏损,不足。
- 颐幽欣且免长嘘
- 颐幽:颐养幽静。
- 欣:喜悦。
- 长嘘:长时间抱怨。
- 生生顶奉辉心镜,廓照尘劳信有馀
- 生生:生命生生不息。
- 顶奉:恭敬地供养。
- 辉心镜:照亮心灵的镜子。
- 廓照:广泛照射。
- 尘劳:世俗的烦恼。
- 信有馀:确实有很多(指内心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