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袍圆顶义何宣,续焰千灯岂小缘。
花雨座前犹滞相,虎驯庵畔尚稽诠。
岩栖冢宿难依望,鹤貌云心迥洒然。
宝杖夜鸣寒峤月,铜瓶秋漱碧潭烟。
名标练若澄喧猾,迹念昏衢警睡眠。
林下雅为方外客,人间堪作火中莲。
情高不是超三际,道在非同入四禅。
浮世勉谁知逝水,深峰甘自听飞泉。
苾刍草馥僧祇后,玳瑁盂传古佛先。
珍重觉皇有真子,坤维高步列金田。

注释

  1. “方袍圆顶义何宣”:方袍圆顶是佛教中僧人的装束。
  2. “续焰千灯岂小缘”:续焰千灯是指无数点燃的蜡烛,象征无尽的信仰和修行。
  3. “花雨座前犹滞相,虎驯庵畔尚稽诠”:花雨座前的停留,虎遁庵边的迟疑。
  4. “岩栖冢宿难依望”:岩居墓旁的生活艰难。
  5. “鹤貌云心迥洒然”:像鹤一样清高,云一样飘逸。
  6. “宝杖夜鸣寒峤月,铜瓶秋漱碧潭烟”:宝杖夜晚的声音如同在寒冷的峭壁上吹奏笛声,铜瓶在秋季里洗涤着碧绿的水气。
  7. “名标练若澄喧猾,迹念昏衢警睡眠”:名字如练石般清澈,不染尘埃;行为如明镜般光明,让人警醒。
  8. “林下雅为方外客,人间堪作火中莲”:在树林中安静地作为方外之客,在人间可以成为火中的莲花。
  9. “情高不是超三际,道在非同入四禅”:情感的高远并非超越三界(即天、人、阿修罗三界),而在于实践道法非同寻常。
  10. “浮世勉谁知逝水,深峰甘自听飞泉”:世间的人们只能看着逝水流去却不知道它的来源,深峰上的人们甘愿倾听泉水飞溅的声音。
  11. “苾刍草馥僧祇后,玳瑁盂传古佛先”:苾刍草香馥郁,僧祗后,玳瑁盂传扬佛法,传承至古佛之前。

赏析

这首诗以“僧宝”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景象,表达了对佛教修行者的赞美和对其精神境界的向往。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诗人展示了佛教的教义和修行者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