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花一镊中,玉童摘未摘。
斯言如不闻,千古动愁色。
因忆商山吟,在乌如在白。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从形象、语言、技巧等几个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如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特点”,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情感、技巧等方面来赏析。
(1)
“霜花一镊中”:比喻诗人的诗才高超,如同在寒霜之中生长的花朵一样珍贵难得。
“玉童摘未摘”:比喻诗人的诗才如同玉雕一般珍贵难得。
“斯言如不闻,千古动愁色”:如果这些话不被世人所接受,那么千百年来人们都会因此感到忧愁。这里的“斯言”指的是诗人的诗作,“愁色”指的是忧愁之情。
(2)
“因忆商山吟,在乌如在白”:回忆商山隐士吟咏的情景,好像在乌鸦鸣叫的时候,自己就隐居在白色的茅屋之中。这里以商山隐士比自己,表明诗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思想。
【答案】
示例:
“霜花一镊中”:比喻诗人的诗才高超,如同在寒霜之中生长的花朵一样珍贵难得。
“玉童摘未摘”:比喻诗人的诗才如同玉雕一般珍贵难得。
“斯言如不闻,千古动愁色”:如果这些话不被世人所接受,那么千百年来人们都会因此感到忧愁。这里的“斯言”指的是诗人的诗作,“愁色”指的是忧愁之情。
“因忆商山吟,在乌如在白”:回忆商山隐士吟咏的情景,好像在乌鸦鸣叫的时候,自己就隐居在白色的茅屋之中。这里以商山隐士比自己,表明诗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