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入崆峒渺,偏于麦熟时。
谬将勤补拙,愧在素仍尸。
仰识阴阳足,丰酬饼饵思。
秋高禾黍实,不与宿根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述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农民劳动成果的尊重。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刈麦(1) -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丰收季节收割麦子的情景。”刈麦”是指割取麦子,这是农耕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农事活动。
恨入崆峒渺(2) - 这里的”崆峒”指的是山,”渺”意味着遥远或模糊。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恨入崆峒渺”可能暗喻着诗人对于自己无法亲身体验农耕生活的遗憾。
偏于麦熟时(3) - “偏于”表示偏向于,这里指农民们更倾向于在麦子成熟的时候去劳作。这反映了农民对农作物生长周期的理解以及对收获时节的重视。
谬将勤补拙(4) - “谬”在这里是错误的意思,”勤”指的是勤劳,而”补拙”则是指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这句诗可能是诗人对自己过去不努力工作以补偿现在所做工作的自责。
愧在素仍尸(5) - “愧”表示羞愧,”素”在这里指粮食,”尸”是古代祭祀时用来献祭的物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浪费行为的羞愧,认为自己像那些被用作祭祀的食物一样,白白浪费了粮食。
仰识阴阳足(6) - “仰识”可以理解为仰望或认识,”阴阳”在这里指自然界的两个对立面——白天和夜晚。”足”表示满足或充足。这句诗可能是说诗人认识到了自然界的规律,知道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这样的知识是足够且充足的。
丰酬饼饵思(7) - “丰酬”可以理解为丰收,”饼饵”指的是食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丰收成果的欣赏和对食物的感激之情。它可能暗示着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辛苦工作的感激。
秋高禾黍实(8) - “秋高”表示秋天到来,天空晴朗。”禾黍”指的是稻谷和黍米,都是农作物。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秋季丰收的景象,稻谷和黍米都已成熟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不与宿根期(9) - “宿根期”指的是植物生长的根部阶段。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农民对农作物生长周期的了解,他们知道何时收获是最佳时机,不会错过最佳时期。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在丰收季节收割麦子的情景,传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对农民劳动成果的尊重。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自己的错误行为,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工作的感激之情。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对农民劳动的尊重以及对农耕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