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火煮泠泠,坡翁梦亦灵。
晓花虽满镜,夜影不移星。
疏石供茶鼎,教谁续水经。
每来频鉴止,同渭不同泾。

孤山石泉

改火煮泠泠,坡翁梦亦灵。

晓花虽满镜,夜影不移星。

疏石供茶鼎,教谁续水经。

每来频鉴止,同渭不同泾。

注释

  1. 孤山石泉:指位于杭州西湖孤山的泉水。
  2. 改火煮泠泠:意为使用柴火重新烧制开水。
  3. 坡翁梦亦灵:指的是诗人苏轼,他常做关于水的梦,这些梦境似乎非常生动、神奇。
  4. 晓花虽满镜:意味着在清晨时分,水面上反射的花朵(可能是荷叶或荷花)虽然盛开,却依然显得朦胧不清。
  5. 夜影不移星:夜晚,月光下的水面倒映着星星,而影子却始终不动,仿佛固定在了原处。
  6. 疏石供茶鼎:用稀疏的石头摆放成茶具的形状,用来煮茶。
  7. 教谁续水经:意指谁能继续编写《水经注》这样的经典著作。
  8. 每来频鉴止:表示每当来到这里,都会停下脚步仔细端详。
  9. 同渭不同泾:比喻说,虽然都是清澈的水,但与渭水和泾水相比还是有所不同。

赏析
此诗描述了诗人对孤山石泉美景的感受和联想。开头两句通过改火煮泠泠描绘了泉水的清凉,以及诗人梦中水景的神奇和灵动。接着,“晓花虽满镜”和“夜影不移星”则分别描绘了晨间和夜晚的水面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观察和感受。

后四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孤山石泉的珍视和感慨。通过疏石供茶鼎,诗人联想到了古代文人墨客在此品茗赋诗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向往。最后两句“教谁续水经”和“同渭不同泾”,则是诗人对于孤山石泉独特之美的自我认同和表达,认为它不同于其他地方,具有独特的韵味和价值。

这首诗通过对孤山石泉美景的描绘和对古人文化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