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巾斜日倚庭柯,调度疏明似小坡。
长铗不弹秋寂寞,短檠更问夜如何。
青云旧约联镳上,白苎新闻对酒歌。
秉钺登坛谁独步,今淮阴更办多多。

【注释】

和素斋:和凝,字尧文,唐代诗人。素斋:指他书房中挂的字画。口占(zhàn):即“口占”一词的前半部分,是古代一种文体,即随意写下,不经修改。兼:同时。简戆庵:作者友人憨庵的号。

【译文】

斜倚在庭院的树旁,我戴着岸巾斜倚着庭柯。我的心情调度如疏朗的秋阳一样明亮。

长铗(jia ):长剑,这里指代自己有远大的抱负但不得志。寂寞(jù mò):孤单,冷落,这里指自己的孤独。短檠(qún ):短灯,这里指夜晚的灯光。问夜如何:问夜里的情况如何,暗寓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意。青云旧约:意指当年与友人相约一起入朝为官。联镳(biāo):并驾齐驱,骑马同行。白苎(wù ):白色的苎麻布,这里借指平民百姓。对酒歌:边饮酒边歌唱。秉钺登坛(huī dān):执戟上堂,比喻执掌军政大权。谁独步:指谁能在朝廷上独立主持政务。今淮阴:今指作者的好友李德裕,曾任宰相,人称“小淮阴”。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诗。诗人和友人素斋在一次聚会时相互赠答之作。全诗以抒情为主,情调感伤低沉。首句写诗人在庭院中斜倚岸巾,眺望着落日映照的景物,心情悠然自得。次句写诗人胸怀高远,心绪开朗。三、四两句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长铗不弹秋寂寞”,意思是说长铗虽闲置不用,但心中仍有抱负。“短檠更问夜如何”,意思是说在昏暗的灯光下,不禁要询问这漫漫长夜何时才能过去。五、六句写诗人怀念友人,想象他们当年的情谊,并表示自己愿与友人一同步入官场。最后两句写作者希望友人能执掌大权,为国家效力。全诗感情真挚,意境清雅,语言自然流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