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聚石赋全提,断处飞梁险处梯。
铁展霓腰疑水竭,玉伸象准卷云低。
危于汉使回车坂,深似秦人避乱溪。
钟梵殷床连夜旦,相忘猿鸟各安栖。

次复斋奚左藏补陁岩寺韵寺有象鼻岩渴霓皆佳致

当年聚石赋全提,断处飞梁险处梯。

铁展霓腰疑水竭,玉伸象准卷云低。

危于汉使回车坂,深似秦人避乱溪。

钟梵殷床连夜旦,相忘猿鸟各安栖。

注释:

当年聚石赋全提:当年,指作者年轻时,在山谷中聚集石块进行创作。赋,即诗歌。

断处飞梁险处梯:断处飞梁,指岩石断裂处如同飞桥般悬空;险处梯,指悬崖峭壁上的石阶。

铁展霓腰疑水竭,玉伸象准卷云低:铁展霓腰,形容石头的形态像彩虹般优美,仿佛是水被抽干了一样;玉伸象准,形容山势高耸入云,如同大象的鼻子伸向云端一般。

危于汉使回车坂,深似秦人避乱溪:汉使回车,指汉朝使者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时经过此地,曾在此驻留过,因此称为“回车坂”;秦人避乱,指秦始皇时期的百姓为了躲避战乱而选择居住在偏远的山区。

钟梵殷床连夜旦,相忘猿鸟各安栖:钟梵,指寺庙里的钟声和梵音;殷,大;床,指寺庙里的佛像;相忘,意为忘却彼此的存在;猿鸟,指山林中的动物;各安栖,意为各自寻找栖息之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岩石、桥梁、山峰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穿插了一些历史典故,如汉武帝张骞出使西域归来经过此地,以及秦始皇时期人们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居到偏远山区的故事,这些历史背景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