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茅著在深云里,亦有残畬近水边。
不作山人沽善价,更饕司业养廉钱。
皇华未远难为别,倦翮嫌高弗足怜。
来岁小团新锡赉,从公酌第四桥泉。
王守除本路仓使
把茅著在深云里,亦有残畬近水边。
不作山人沽善价,更饕司业养廉钱。
皇华未远难为别,倦翮嫌高弗足怜。
来岁小团新锡赉,从公酌第四桥泉。
注释:王守:这里指王十朋。王十朋(1117年—1171年),字守道,号梅溪,温州平阳(今浙江苍南)人。南宋诗人、散文家、词人。历任秘书少监、湖广总领等职,以直谏著称于时。曾因反对议和,遭贬潮州、永州安置,后又任荆湖北路安抚使兼知江陵府,官至端明殿学士。绍兴六年卒,年五十四。有《梅溪集》、《鄱阳稿》等行世。
把茅著在深云里,亦有残畬近水边。
译文:我把茅屋建在深深的云层里,也有残破的田舍靠近水面。
注释:茅屋:指作者隐居之地。云里:云遮雾罩之中。残畬(shú):残存的田舍。水边:靠近水面的地方。
不作山人沽善价,更饕司业养廉钱。
译文:我不去做卖弄山林隐者身份的人去谋取好价钱,更不去贪图那些官员的俸禄。
注释:山人:指隐居山林的人。沽善价:谋取好价钱。司业:官名,宋代各学府设司业,主管学校。此处泛指官员。
皇华未远难为别,倦翮(hé)嫌高弗足怜。
译文:皇帝的使者还未远离,难以与他告别,疲倦的鸟羽因为太高而觉得不值得怜爱。
注释:黄华:古代称出使外国的使者或外交官员。《汉书·苏武传》:“天子异焉,奉诏送武至北海上,拜为大夫,赐官印,宠秩甚厚。” 师旅:指战争。比喻艰难困苦的生活。此句意为,使者还未远离,难以与他告别,倦极的鸟儿因为太高而觉得不值得怜爱。
来岁小团新锡赉,从公酌第四桥泉。
译文:明年我将会获得新的赏赐,你与我一起品尝第四桥泉水。
注释:来岁:指明年。锡赉(sīlài):赐给财物、恩典的意思。第四桥泉:地名,即第四桥泉,位于浙江省杭州西面西湖之滨,为西湖名泉之一。
赏析:
这首诗是王十朋为友人饯行而作。全诗语言通俗,意境清新,富有哲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